9月的涟水经济开发区,到处一片生机盎然。1-8月份,涟水经济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21.6%;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721万美元,同比增长107.8%;服务业入库税收6000万元,同比增长55.5%;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同比增长25.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同比增长5.9%。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6个。
一组组抢眼的经济数据,一条条风生水起的生产线,一个个拔地而起的产业项目……涟水经济开发区主动策应省市响应,把好产业定位方向,激发创新动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投资1亿美元的大量科技数控设备研发生产项目于今年6月份正式试生产,在装备车间,10台高端制造装备自动钻针研磨机在这里生产组装。现场指导组装技术的台湾专家介绍,这是世界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钻针研磨机整机,自动抓取、打磨、检测,细如发丝的钻孔针可以在一台机器里一气呵成。作为PCB产业的上游企业,大量科技拉长增粗了电子电气全产业链。
总投资1亿美元的韩国过冷却冰箱(冰柜)及保鲜冷藏车生产项目,7月正式落户开发区。过冷却技术来源于韩国SNOPA公司,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利技术。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过冷却冰箱(冰柜)5万台,保鲜冷藏车2万台。届时年可实现开票销售8亿元。
转型发展有阵痛,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宁可主动将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对此,涟水经济开发区明确要求,在引进高端企业的同时,也要推进现有传统企业的创新升级。
食品饮料是涟水经济开发区传统产业之一。作为该产业的“领跑者”——江苏苏美集团,长期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兴厂战略,成立专门的产品研发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以及江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协作伙伴关系,在新产品研发、酱醋渣回收利用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研发的白汤发酵酱油等具有科技含量的系列新产品,向市场推送后,大受欢迎,“这两年每年销售收入都增加了近三千万。”公司董事长陈华云说,近年来,公司还申请10多项专利,到目前为止,已获得授权的有6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有力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政策的杠杆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涟水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涟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洪然对推进企业创新“情有独钟”。
“你看这种传统的注射器,顶端是黑的合成橡胶塞子,不仅浪费材料,还和药水接触,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再看这个O型硅胶圈注射器,节省橡胶材料可达80%,硅胶圈不和药水接触,节约、环保又安全,用后可以迅速毁掉,避免重复使用。”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一间办公室里,董事长邹小明变戏法般地拿出多个注射器,边讲解边示范,推介他的发明专利——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说着,他拉出里面的推杆,轻轻一折,断了。其实,早在2013年3月,邹小明的这个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接着,又先后获得俄罗斯、德国、土耳其、巴西等多个国家的专利证书。
创新赢得新动能。涟水经济开发区以电子电气产业园、台资工业园、韩资工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创新创业园等“区中园”建设为载体,全力加快项目集聚,打好向产业链条、循环经济、新兴业态要总量的“组合拳”。
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睿基家具是一家专门生产钢木家具的台资企业,去年技改新上的6个新产品走俏欧美、韩日等国家市场。副总经理张晓峰说,今年上半年,已实现销售6900多万元,订单已排到10月份。
总投资9500万元的集中供热项目,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项目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安装三级在线监测系统。”该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项目将逐步淘汰开发区原来各个企业“户户冒烟”的燃煤锅炉,对节能减排和改善涟水生态环境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绿色发展为企业的蜕变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不仅要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升级,还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今年,涟水经济开发区继续把项目招引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拓宽招商渠道,抢抓在建项目建设。
总投资20亿元,年产600万平米的中信华线路板项目就是今年涟水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过程中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该项目已于9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主要生产单面、双面印制线路板,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30亿元,税金3.4亿元,利润5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潘曼)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