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经济增速大幅回落,把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纵观当今世界也是都正在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国际大趋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化的大背景下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不断提高我国型经济发展水平。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进一步扩大中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消费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现在国际经济形势萧条,外部需求疲软,如果我们还想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就必须求找新的出,内需,让老百姓自己来消费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是储蓄而非消费,没有需求企业怎么生产?这就需要经济体制,改变整体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
国内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看,一些直接服务于民生的投资项目,如安居工程、廉租房、社区医院等,本身应该属于持久消费的范畴,只是在施工期间被列入固定资产投资,在试用期间被看作固定资产;一些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投资,终极仍然是为消费服务的,投资需要获得消费的长期支撑。
在不考虑进出口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缺乏国内居民消费拉动的扩大内需,注定无法达到目的。而且,没有消费的支持,任何投资都将变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在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扩大出口虽然可以解决国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但外汇储备对于国内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及和社会对于外汇储备的利用是否合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生水平的提高。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后劲。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扩大消费需求,这是稳定市场自主投资、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城乡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边际消费倾向高,扩大消费首先应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对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效果最明显。从政策上,要通过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大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个人税负)、优化所得税细则等多种措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同时,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以帮助消化过剩产能,为企业产品优化升级提供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稳定居民预期,促进消费扩大。应在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在影响居民消费非收入性因素上下功夫,为消费持续增长营造有利的。目前,居民储蓄在很大程度上受养老金发放、医疗卫生和教育成本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要改善扩大消费的宏观,大力发展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启动需求的关键,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实个人账户,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同步发展社会福利,大力发展保险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使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方式法翩化、规范化、公开化,进一步明确、企业、个人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上的责任。通过提供制和人性的公共福利保障,及提高教育、卫生等保障水平,创造良好的消费,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消除人们消费和投资的后顾之忧。
必须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正确地、科学地调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和投资规模,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且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否则,脱离消费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
增加就业和收入水平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思,就是设法让老百姓扩大消费支出,较少考虑扩大转移支付和城乡居民的增收问题。这是一个严重的悖论。扩大内需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形成居民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而扩大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工资水平。反之,不能扩大就业的P增长,以及虽然能够增加就业,但平均工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则不能起到扩大消费的目的。
由于货币投放过多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和证券价格上涨,可以拉动房地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以及由于居民金融资产升值而扩大消费支出(而在证券价格下跌时大幅度减少消费支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推动P的增长,但这个P增长过程并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这是需要我们高度的。如果在我们的P增长中,这些不能扩大就业的P所占份额过大,则这样的P增长将失去提高民生水平的应有之意。即使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刺激,拉动了国民经济和就业增长,但若就业局限于建筑施工等低工资水平的体力劳动范畴,而集合知识技术的创意型经济不能得到发展,则扩大就业很难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因此,应把扩大就业特别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当成扩大内需的关键因素,舍此没有别的出。担心失业通常被视为消费的头号因素。在出口需求减弱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停产或破产的情况下,稳定就业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赖以发展的基本需求。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有了消费内需才有的后盾。消费增长乏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就业增长压力加大。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是提高全社会消费能力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以内需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目前,尽管每年就业总量有所增加,可是增加就业的难度有增大的趋势。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通过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对吸纳职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给予适当的税收照顾,以利于扩大就业,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投资可带动就业,任何投资项目必须有直接就业、间接就业的具体指标.与创造工作岗位挂钩。既保增长,又保就业。要努力使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为扩大消费需求。
把消除差距做为扩大内需的战略手段,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试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铁、公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完善高速公网,安排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部农村初中校舍,推进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转型,鼓励企业技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支持企业技术,优化供给结构。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但同时也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机遇。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由以往靠投资及外需转变为提升国家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要运用财政和货 币政策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同时对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予以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适当减免税收,提高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当然.不能利用财政或货币政策继续支持那些本应该淘汰的产能,阻碍产业升级,使低水平粗放式增长恶性循环。技改投资在提升产业结构的同时可以优化供给,将那些低效供给和无效供给为适销对的有效供给,从源头上优化供给结构,而且技改投资还会引发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需求方面调节总需求不足。这就要求要选择那些对我国长远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产业关联度高的关键性领域,实行集中攻关.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信息化、环保化,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优化供给和创造需求。
加大三农投资,拓展广阔市场。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而且是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长远之策。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重点支持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调动社会资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新格局。不断巩固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拓宽农民投入来源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不合理开支,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尽力增加农民种粮补贴。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通过有效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来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
总之,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是我国当前在面对外需疲软的形势下,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积极调整结构,以消费促增长,也将对于完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梦见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