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张汉亚谈外资并购将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形式

※发布时间:2021-2-23 7:40: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张静初奉子成婚从1979年到现在20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吸引外资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这20多年以来,外资在我们的经营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资金,从而也带来很多先进的管理,给我们借鉴国际经验方面起了很大的成绩。这20多年以来,吸引外资是不断进步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2年以前,从1979年、1980年起步,这期间我们和国际投资者是一个互相熟悉的过程,招商引资也是一点点扩大,从一开始十几亿美元发展到几百亿美元,每年不断增长,用了大约12、13年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1992年到加入WTO之前。这阶段主要是以同志的南巡讲话为基础,更加明确了我们国家要更加,这个时期吸引外资上了一个台阶,从100多亿美元达到了400多亿美元。

  第三个阶段,加入WTO,我们从2001年12月加入WTO之后这几年,招商引资的数量越来越多,去年达到527亿美元。招商形式也出现了变化,我们在加入WTO之后,由于我们按照国际有关惯例,国际很多投资者更愿意采取收购的形式,而不是像一开始只是用合资或者合作、独资企业的办法来进行,所以加入WTO之后,我们的招商引资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是数量上要有很大的增长,另一方面,形式上也有变化。其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并购这块的增长数量越来越多。

  这两年的招商引资增长很快,去年达到52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前几年都是美国最多,但是美国经过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吸引外资就降下来了,去年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去年前几个月我们的发展很快,前七个月虽然有,耽误了很多谈判,耽误了很多招商引资的工作,但是整体来讲还是不错的。前七个月,外商直接投资达到30.54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6.3%,这是最快的,虽然影响了那么多商机,但是经过各个地方和各部门的努力,达到的数量还是不少的。

  预计今年实际外商投资会超过600亿美元,到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446441家,合同外资金额达到8872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达到4813.2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是很鼓舞的,400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对我们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对和平的世界,信息技术和其它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相互沟通的速度也在加快,大大减少了跨国经济交易的成本,世界的经济开始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的发展,在90年代末期发展的非常快,使得的经济都获得了一定的增长,或者获得很快的增长。中国在1997年以前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经济,1998年之后的经济就进入一个新的均衡阶段,变成供大于求的经济,应该说也是跟我们的生产力迅速发展和国际交往迅速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发展,一方面是为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也使经济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加剧,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全世界都处于生产过剩的状态,主要是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所以市场的争夺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明显的表现出来。

  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大家都预计21世纪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都希望本国在21世纪的经济能够有很快的增长。但是21世纪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据我们总结至少有三大问题。

  一个是人口问题,就是人类在1999年达到60亿,现在以每年一亿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这个增长速度,虽然有人说地球可以供130亿,但是这样的增长也是相当快的。

  人口增长还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均,越是贫穷的地方人口增长快,越是发达的地方人口增长慢。还有老龄化的问题。很多欧洲一些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都达到20%以上,意大利达到25%。咱们国家的人口,去年60岁的人口超过了10%,以后工作的人少,被养活的人很多。现在的人都长寿,80、90多岁的人很多。咱们国家落后地区的人口相对比较多,相对先进的地区人口增长很慢,上海都是负增长。

  第二,资源问题。20世纪人类经济过快的发展,对大量的资源进行开采,像石油、煤、水资源都开采得很厉害。水资源可能还能够再生,石油、煤都不能再生了,用完一吨少一吨,还有其它的矿物资源,这也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资源枯竭,怎么样发展。虽然20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究竟到21世纪如何实行可持续发展。有人预计石油只能供应40年,咱们国家只能供应30年,应该有可替代物出现,要不然人类想发展很难。

  第三,市场问题。这些年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造成很多产品只要很少人生产就可以了,造成产品的过剩,需要市场。我国历史上的粮食不够,以后实行新的生产责任制,后来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比如化肥等等,使我们的农业发展很快,过去有人谈谁来养活中国,中国的粮食不够吃,现在我们的粮食生产过剩、出口。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麦亩产只有200斤,现在达到800斤是正常的,有的达到1000多斤,这就是科学技术的结果。20世纪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约束,到哪儿去找市场,现在都基本过剩,相对来讲,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可能会有一些开拓的余地,很多机构都认为亚洲在21世纪将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主要是它有广阔的市场。而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和土地都是最大的国家,在这方面最有发展的余地。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市场之一。

  我们国家的人口是将近13亿,去年统计是128000万,今年可能是129000万了,我们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去年P只有900多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消费潜力非常大,在去年11月份召开党的确定了在21世纪前20年,我们的人均P翻两番,意味着市场要同步扩大,现在我们是900美元,翻一番就是2000美元,增长1000美元乘以13亿,就是13000亿美元的市场。如果增长两倍,就是39000亿的市场,购买力就增长了,就有了经济分量了。这个市场是相当广阔的。

  21世纪初,具有发展战略眼光的投资者都看好了中国的市场,特别是2001年底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跟世界贸易、经济交往当中,更能够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给投资者在中国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我们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类和类减少了很多,鼓励类方面增加了很多,特别强调我们是在高科技或者使用技术方面欢迎外商多投资,新的外商投资目录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这块也能给外商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仍然是世界招商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不敢说永远是第一,但还是前列。

  外资并购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其特征主要是通过外商注入资金,获得被并购企业资产的部分和全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发达国家曾经出现并购。首先是日本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日元升值以后,日本人很有钱,当时很多向美国投资,我记得在80年代末期,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日本将收购美国,那个时期掀起一个,随着9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不光是日本,还有欧盟这些国家的外资到本国进行投资。美国本身也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发达国家、欧洲国家投资,实际上形成了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中心的跨国投资热潮。在这些跨国投资中,数量在不断的增长,特别是2000年以前20年左右的时间,全世界并购金额以20%的速度增长。

  1999年,全世界跨国投资达到8440亿元。2000年达到14000亿元左右,速度增长非常快,在跨国投资中并购占了很大部分。据有关部门统计,90%以上得到跨国投资的都是并购。1999年全世界跨国投资是8440亿元,其中跨国并购达到7200亿元,占85.7%左右。2000年跨国投资并购达到1100元,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有109项,增长非常快。2001年的世界经济不景气,还有美国“9.11”事件在跨国投资方面有所影响,2001年比2000年跨国投资下降很多,有人说是下降50%。即使是这样,2000年跨国并购数量还是占了跨国投资的60%左右,跨国并购投资还是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

  相对来讲,我们国家过去主要注重于合资、独资或者合作这种方式,有些体制上的问题,所以我们国家虽然吸引外资很多,但是在外资并购方面,相对来讲比较少一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1年?2001年,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每年平均大概只有12亿美元左右,只占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3.4%。

  我们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招商引资的时候,主要采取了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三种方式,在一些合资企业里面我们采取了土地入股,实际上也有并购的趋势,但是整个发展过程很快。我们国家外商并购主要还是在90年代以后开始的。

  90年代有一个很著名的并购案例就是“棕色现象”或者“棕色事件”。90年代初期,棕色公司在国内采取先投入一笔资金给这个企业买下来,或者说占据这个企业50亿以上的股份,利用这个企业再去买第二个企业,控股之后,它实际上只占了51%的股份,给这个企业抵押,贷款,再去卖。大概是两三年的时间,这个公司在福建泉州、辽宁大连、山西太原,收购了100家轮胎、橡胶企业,他说只投了33亿美元,实际上投了100亿美元。“棕色现象”引起官员和学术界的震动,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从市场原则上讲,这种并购没有违法,因为他是作为企业的主要股东,有把这个企业抵押,他有了钱就到另一个企业去采取同样的方式,引起了国内对跨国并购的重视。

  1995年初,北旅上市公司和日本的公司,一个是五十菱,还有一分耕,这两个公司把44%股东让给了一分耕和五十菱。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发了,在有关条例下来之前,不许国有企业把国有股转让给外资,实际上在这之前很多并购已经开始进行了,像美国的柯达公司想在中国立住脚,富士公司已经进来了,厦门富达,还有广东汕头胶卷,无锡阿尔美胶卷,1995年刚刚掀起并购的小,但是很快就又继续了,柯达公司收购了三个材料厂,一直拖到1998年才算正式完成并购。有些企业采取了其它的办法,不能直接并购就采取间接并购的方法。

  法国的社克文集团,它是制造玻璃的,它想收购中国的富耀玻璃,不能直接收购,富耀玻璃是合资企业,红桥发展有限公司和三义发展有限公司占富耀61%的股份,他们不能直接收购富耀玻璃,就给那两家公司收购了,公司占了42%,它是大股东,控制了富耀玻璃。当时我们国家有,不许转让国有股,不许让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实际上也还在进行,一直到1999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外商收购国有企业的债权,为外商收购国有企业开辟了大门。这个允许外商参股和控股我们的国有企业,之后每年差不多都有一些新的条例出台,对外商并购进行一些,或者放宽一些并购的条件等等。2001年11月公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提出允许外商上市,有一些外商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可以卖给外商公司,经过继续上市,去年7月份开始使用,外商参股基金管理规则,对外商参股的金融企业进行了,还有外商参与航空公司的一些等等,在这几年都发了。去年有三个很关键的文件,彻底对外商并购中国企业起到了敞开大门的作用。

  一个是《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通知》,第二个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三个是《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这三个法规对外商进入国有股、法人股,从股份这一块,从并购方面比过去少多了,而且还有相当的并购为外资敞开大门。这三个文件也是一个重要的代表。

  今年上半年公布的QFII,外商可以有人民币进入A股,也是一个突破,虽然刚刚开始只有10几美元的分量,但是发下去之后,过去外商只能在B股市场上,现在在A股市场上也可以运作,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大家放开并购的大门,将会使我们招商引资的速度加快,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我们在企业的体制方面,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和,产权明晰,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我们虽然颁布了很多法律和法规,但是原则性的东西比较多,具体的实际操作细节和如何操作的程序相对来讲还不是很够,外商并购或者和外商合资一看原则可以,但是具体怎么做往往是在企业里摸索。

  还有人民观念上的问题,比如国有资产能不能卖给外国人,还有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虽然这几年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卖出去了,钱收回来,只是资产转移,而不是资产流失,但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觉得国有资产越来越少的现象,还存在很多外商进入中国进性并购,主要想通过收购中国企业,在中国建立垄断的地位。另外还为了其它的目的,如果是股票市场完全的情况下,它就可以不经过企业本身,采取大量的收购改组企业,这种现象可能会发生,我们没有应付这种问题的经验,所以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

  由于有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在短期内还不能大面积的允许外商在我国并购。在今后一段时间,通过不断地完善法规,我们逐步进行试点,逐渐扩大外商并购的范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外商并购确实受方方面面的影响,关于并购的书有各种策略,还有各种防止恶性并购或者定价技巧等等,很多这种书,但是大多是国外的经验,我们国家还缺少一些足够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新的条例法规为外商并购敞开了大门,但在实际运作当中还要慢慢发展,最好是经过试点逐渐推广。

  在上个世纪或者再上个世纪国外就有国际跨国并购的问题,我国相对来讲晚一些,有一些不是很熟悉。从跨国并购这么多年以来,采取了很多的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协议收购,还有一类是市场收购。从并购角度来讲,一个并购方,一个被并购方,一般来讲并购方强一些,被并购方相对弱一些。整体来讲,在协议并购方面,双方地位比较平等。市场收购,并购方有较大的自主权。

  1,整体收购。外商出资购买过企业的全部资产,收购之后外商就成为唯一的所有者,企业变成了所有者。

  2,先合资后收购。在经营过程中,外商再不断地把国有股份买过来。主要通过经营,国内企业逐渐退出,外资增强,一开始国内可能占51%的股份,后来是反过来,让外商占多的股份。

  3,合资控股收购。外资企业以合资的名义直接收购国内企业大部分股权,直接成为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刚开始合资可能是小股东。关于先合资后收购,过去合资企业只能是占外商不许超过49%,国内占51%,实际上这种方式了很多外商的投资。过去我们访问一些国家,比如,跟一些企业家说你们为什么不到中国投资,中国市场那么大,发展前景那么好,他说我们知道中国那么多人口,发展肯定快,但是就对中国51%的控股他非常有意见,我说控股不是一样的吗,你也是所有者,他说不一样,我要是控股,我可以我的市场不丢失,我的客户不丢失,如果我不控股,你们控股,你们的技术随便用和转移,我们管不了。外资很多企业来了之后就希望控股,不愿意做配角。先合资后收购,原来咱们国家是51%的股份,后来让外资企业占51%以上。现在合资控股收购提出占51%以上,这是允许的,特别是去年4月份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没有必须中方控股的行业、企业,外商都可以在合资的时候直接控股。

  4,增资控股收购。合资之后在经营过程中外商提出要增资。往往中方不增,国外增,原来不控股,现在达到控股,这也是一部分,但是方式不一样。增资控股是往里稀释股份,使国内企业的股份相对变成少数。

  5,债权转股权收购。向国外投资者发债,到一定时间可以转为股权,超过国内企业的股份,就可以形成债权转让股权,为外资提供了有利地位。

  6,连续抵押收购。外资收购一家企业之后,他把企业抵押出去,换成信用贷款再去收购,这种收购很多人认为是恶性收购,这是法律上没有的条例,所以一些外商采取这种方式迅速扩大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

  市场收购,并购方不经被并购方同意,而悄悄地在市场上自行进行。恶意收购方就是在市场收购这一方,他想收购那个企业,他看中那个企业只占20%,他操作21%的股份,你这个股东占20%的股份,他可以在市场上占21%的股份,比你的股份大,他就成为控股的者。

  1,股权收购。主要是外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发达国家这种现象经常存在,上海公司也有这个问题,咱们国家超过百分之多少的股份必须公示,有一些证券市场没有公示,他往往采取购买股票的办法,达到第一大股东的数量他就可以控股了。

  2,破产收购。企业破产之后,外商参加拍卖,获得企业自有权,这个比较简单,因为企业破产了,总要有人收购,拍卖过程中可以收购。

  3,间接收购。外商通过收购控股公司的股份,公司经营权也进行控制,法国那个公司就是采取这种办法,成为富耀玻璃最大的股东。

  股权收购和间接收购都属于市场行为,这种市场行为往往包含了恶性收购的概念,往往被并购企业不想放弃控股权或者不想放弃所有权,应当进行收购。被并购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有时发现之后才能采取一些行动,如果没有发现,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就很难办了。

  企业并购涉及到并购企业和被并购方双方的利益,对外资并购还存在对被并购方所在国的利益有时候也得体现。想垄断一个国家的产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造成影响。并购方、被并购方和所在国的利益,从这个角度分开探讨。

  1,外资企业的并购动力。外资企业为什么采取并购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直接合资和独资的方法,因为并购有很多的优越性。

  (1)可以较快地获得收益。并购最大的特点是不用重新建立一个企业,要是新建立一个企业比较复杂,要进行项目论证,进行项目设计、施工、试运行,最后运行,还要打开市场。并购企业,虽然也要稍微拿出多一点的钱,可能在一年之内或者是一两个月之内就给企业搞定,就可以进行生产。并购企业减去了基本建设程序的麻烦,有一些大企业可能建设三五年才能真正形成,但是并购企业稍微整理整理,稍微进行改组,在管理和产品进行调整,就可以直接进行,可以较快的获得收益。

  (2)有利于迅速打开和占有市场。合资新建企业产品出来之后,要先进行产品试销才能打开市场,这个产品生产多少年,已经有了一个市场,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群,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你给他并购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市场和固定客户群是企业的财富,企业要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卖掉,市场这方面常重要的。要去收购企业,直接利用企业市场可以达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节约了开拓市场的时间和费用。

  (3)容易创造良好的经营。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需要生产原材料、水、电,还需要当地的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关系,如果你是初来乍到,到一个地区、到一个国家,你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和的支出。这些被并购的企业,水、电、原材料的供应,跟当地的关系,各方面的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了,还包括友好企业之间的关系等等。直接投入这个企业,你给它买下来,可以利用原来所有的关系,很容易把经营创造下来,减少了时间,节约了经费。

  (4)可以迅速形成竞争力。主要在一些小型企业占领市场,如果自己直接去竞争市场很困难,通过并购,在市场上已经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直接参与竞争,不用重新开始。和第二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主要从竞争力的角度,利用原有的竞争力,再通过你的并购给它注入资金和新的技术,竞争力可以一下达到更高的程度。在原来的台阶上再上一个台阶,这样对竞争非常有利。

  (5)有利于形成垄断地位。一般在一个地区,某一个产品在某一个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采取并购在当地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强势企业并购下来,立刻可以做市场上最强大的竞争者,还可以通过竞争,再击垮其它企业形成垄断地位。恶性收购就是这个问题。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跨国公司采取并购的方式,其实这是它最主要的目的。特别是有些后竞争的市场,比如媒介市场,能够把原来市场上有一定地位的企业收购过来,会一下子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常重要的。对并购方来讲,它最怕的就是并购的企业没有上述那些优越的条件,市场也不行、产品也不行、也不行,并购完了就很差。所以并购方在并购之前肯定要调查究竟并购你之后能获得什么好处,如果能获得以上五项好处他才去并购,否则并购变成烂摊子了,还得重新开始。

  2,被并购企业的动力。一般的企业搞得好好的,谁也不愿意被并购,你是企业所有者,你除非是企业办不下去了才去让人家并购。所以被并购方是并购企业的所有者,因为这个企业并不并购是所有者的。

  (1)可以为所有者回收一部分资金。所有者的企业没办好,老是亏损。咱们一些国有企业如果不卖掉,这些企业年年还得往里注入资金,给职工发工资,给职工医疗费、住房补贴,一旦卖掉之后,就可以免去这些,当然社会保障范围还要继续,同时可以拿到卖企业的钱,这笔钱给企业的人员进行安置。至少以后不必每年再为企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投入更多的资金,而没有效益。

  (2)可以引进资金、新技术和新的管理。不是全部被并购,而是让对方控股。对方控股为了提高竞争力,它自然会企业,等于要投入资金,还要投入新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新经验,使这个企业按照国际级的企业管理方式运行,现在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可以更容易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本身你还是所有者之一,只是你不控股了。这样对所投资的企业有更多的赢利能力。

  (3)彻底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前面一般说的是国际企业,外资并不见得只并购国有企业,还要并购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这几年以来,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从1984年搞活大中型企业开始,到现在20年,很多企业还是很活,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并不行。去年说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国外对民营企业进行并购,主要是解决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病。比如部门实行分配,还有行政化管理,企业化管理,政企不分。外国投资者作为第一大股东,他是企业的主要所有者,同样不能再干预它的管理事项。国有企业的弊病就会彻底解除。

  (4)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经济收益。并购之后、企业之后,扭亏经营,还使赢利水平更上一步,企业本身的收益高了,所有者的收益高了,职工的工资、金各方面也会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工希望并购,往往企业领导不希望并购,就是这个原因。

  (5)有利于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在中国的土地上,不管谁是所有者,也是中国的企业,但是它在中国注册,在中国实现P。我们很多国有企业过去对国际市场不熟悉,大部分还是很多国有企业家,这样通过国内企业被国外企业并购,原来是纯国内企业,特别很多跨国公司,全世界有很多分公司,它都采取统一的管理方式,并且互相之间的联系很多,使很多过企业可以向国际发展,实现国际化经营。

  3,的动力。就是被并购企业所在地区的。我国这次关于并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国家。说要分级管理,地方管理和中央管理,地方和中央都是企业的所有者。

  (1)通过并购可以使政企分开,完全按照企业的方式经营。这样就不必再操心企业资产改组和管理的各种问题,也不再为亏损企业给他们吃饭钱,这样可以减轻压力,促进企业的体制。促进政企分开,上升到企业的所有者,让去管理。

  (2)增加的收益。并购之后赢利增高,为本地税收做出贡献,肯定对税收有增加,另外也增加P。现在各地对招商引资都非常积极。我们前几天去了一个地级市,他们的说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招商引资,如果能拿来钱最好。现在市委办一把手要求我每年必须引进200万,如果不引进200万就必须下台,地方非常希望能够招商引资,提高它的P,弄一个大商场,一年增加100亿的产值,至少60亿的P,等于我的P增加20%,对我地方来说向常有利的,当然他没有说后面这一句话。收益这方面确实是很重要的。

  (3)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国际化。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国际化竞争主要通过企业市场,而不是通过市场。通过更多的国际化的企业在你们这个地区,你这个地区就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联系更紧密,对来讲,也是进入国际化的很重要的途径。地方也是很重视的。

  4,并购的主要弊病。外资并购可能出现的最大弊病是跨国公司的“恶性收购。”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垄断我国市场,往往采取全行业收购或者收购主要企业,挤垮其他企业等办法。这种收购可能会我们的经济秩序,全世界都有反垄断,但是很多国家的企业在本国不能垄断,而是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垄断。一般来讲并购最好是同时在几个国家的外资所有者同时从事一个行业,像胶卷,有柯达,也允许富士,同时还保留我们自己的乐凯,这样才使它垄断。现界上柯达胶卷和富士胶卷只有在中国卖得最便宜,因为我们的乐凯还在那儿挺着,但是具体挺多久,也没有这个资料,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有关部门对可能造成垄断的并购必须要抵制,不能说任何的并购都欢迎,而要看究竟对我们有利还是不利。

  合资有二手生产线,并购它是二手、三手,咱们也没法。并购它作为第一大股东,合资企业有时候可以拿二手设备买来再降价。

  讲合资这块,主要是技术专家和谈判者要进行沟通,你要了解对方的技术,咱们有一些废旧设备也退回去了。但是有的时间长了,无法退回。国家肯定是不希望这样的。

  因为国家没法管的那么具体,本国企业才能知道生产线是新的还是旧的,还是被淘汰的。实际上我们国家现在引进的不是最先进的,都是次先进或者一般的技术,现在大部分是这样的问题。

  1999年以后出台了好多法规,但是还没有具体的操作,不能一下子弄好,要搞试点。试点有哪些重点,或者哪个行业、哪个地区。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外商收购这块有没有什么政策?

  基本上按照外商的产品拥有,如果没有和的都可以,有鼓励的还有允许的,绝大部分都是属于允许的。对于小的招商引资,对民营企业来讲,小的是没有的。但是如果外商并购资金超过3000万美元以上,还要到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跟招商引资一样,招商引资有3000万美元以下是地方管,3000万美元以上是中央管,还要由国家发展委员会审批一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的第八条管理评估的,第一条是资产评估应采用国际通行的评估办法。第二款讲到并购境内企业导致国营资产产权变更或者有关进行评估,这两个条款好像有差异,在这方面是什么指导思想?

  现在国内对外的政策越来越宽松,现在搞的并购实际上也是对外跨了很大的一步。现在我们在引进外商,实际上对国内的国企进行进一步,进一步国际化。国内我们自己的那一块,我们民族的那块跟我们引进这一块比,现在的怎么摆?我们自己的一块是不是还要做大?这两者之间关系比例怎么样?今后是不是我们完全倾向于把我们的企业变成合资的,我们那块怎么办?这个关系怎么处理?

  说凡是外资所享有的待遇,对内资同样有效,民营企业同样也是可以的。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被并购。很多企业不愿意并购,他就希望自己运作,可能我们有一些资金弱点,需要国家支持,现在像原材料行业技术设施还是国有控股,但是不反对外资进入,但是不能全部都并购,也是防止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