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18 15:18:2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中央及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对提升信心、经济深度下滑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恶化、中国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需求启动需要较长时间、出台投资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难以立即、房地产等支柱产业持续低迷等原因,目前看来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尚未走出下行通道。但经过、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回暖迹象。

  课题研究组经认真研究选取了P、CPI、PPI、PMI等20个指标,以期全面反映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状况,为企业家正确判断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提供帮助。

  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008年我国P突破30万亿,同比增长9%;P季度累计增幅由10.6%下降至9%。2009年第一季度P为65745亿元,同比增长6.1%,同比增幅为1992年季度数据公布以来的最低。预计随着“保增长”措施逐渐见效,下半年P增幅将高于上半年。

  从P季度数据来看,同比增幅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由2007年第二季度的13.8%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1%。

  2009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投资、外需对P贡献的数据,P同比增长6.1%,其中最重消费贡献4.3%,投资贡献2.0%,外需贡献-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5万亿,同比增长21.6%。2009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同比增长17.0%。

  由上图可以看出,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由2008年9月的23.2%连续降至2009年2月的11.6%;2009年3月同比增幅止住下滑趋势,升至14.7%。

  2009年第一季度与家电相关的商品类别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7.5%。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