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上财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经济良性发展尤需深

※发布时间:2017-12-9 21:34: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0月24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沪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指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增速有所放缓。前三季度P增速为6.9%,与上半年持平。这与近一个时期以来推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有关,同时由于2016年以来一些致力促进经济制度优化的重要文件如《关于完善产权制度依法产权的意见》、《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优秀企业家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等的出台和落实,也使得民企和社会信心提振,民间投资相比2016年同期增速提升明显,助推实体经济有所好转。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是消费、投资均有所放缓,出口大幅回升,总需求结构有所调整;第二是价格基本稳定,温和波动;第三是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社会融资转向非标;第四,财政收支进度较快,结构有所改善。

  其中,2017年第三季度消费增速略微下滑,同比增速为10.3%,而第一、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0.0%与10.8%。但消费者信心指数8月攀升至114.7点,比2016年同期增长近10个点,创十年来历史新高。

  投资增速方面则缓慢下滑,利润增长传导不畅。分类来看,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前三季度基建投资仍然保持了超过15%的高速增长;但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业投资继续下行;工业企业利润在三季度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增长,但制造业投资在三季度转为下滑。除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受供给侧投资外,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以及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行也了制造业投资。

  对外贸易增速大幅回升,贸易顺差有所下降。剔除季节性因素,2017年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相比2016年大幅增长。其中,进口增速显著快于出口增速,贸易差额相比2016年前三季度下降832.4亿美元。出口需求显著回升,导致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均有所增长。另外,二季度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一季度好转的情况。

  同时,2017年7、8、9月份CPI同比增速分别为1.4%、1.8%及1.6%,前9个月CPI同比增速为1.5%,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增速分别为2.1%、2.2%及2.3%,前9个月为2.1%,价格基本稳定。从PPI来看,2017年7、8、9月份PPI同比增速分别为5.5%、6.3%及6.9%,其中8、9月份同比增速重新开始上升。

  而从货币供应来看,截至2017年三季度,M1和M2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4%和9.2%,M1和M2增速剪刀差有所收窄。M1同比增速自2月以来持续下降,主要是受2016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降的趋势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M2同比增速在9月止跌回升,主要原因在于非银行类金融企业存款增速的回升。

  从货币需求来看,前三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15.7万亿元,同比多增2.2万亿元,同比增加1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1.5万亿元;企券净融资1583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表外融资2.9万亿元,同比增加3.0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410亿元,同比减少3192亿元;外币贷款减少305亿元,同比少减4301亿元。基于目前时间节点已临近年底,受银行信贷额度的,四季度信贷增幅或将有限,预计表外融资占比或继续上升。

  新增人民币贷款方面,非金融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虽然增速持续回落,但占比持续上升,而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由负转正,可见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持续改善。

  此外,截至三季度,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3.41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9.7%,已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的79.5%。

  总体来说,从前三季度数据看,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得到了贯彻,但也面临房地产、家庭债务、人民币汇率、地方债务以及民间投资等方面的不确定风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走势还不容过度乐观。

  针对此,展望第四季度及下一年度,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周边国家的地缘争端和战争阴云仍然是较大的外部风险,同时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不少。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要延续稳中求进的态势,不断提高增长的质量,实现更加充分、平衡的良性发展,需要处理好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与中长期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仍有赖于基础制度的改善,而这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尤其要以“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为目标准确定位职能,推动与市场、与社会治理边界的合理界定。

  首先,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短期的限购政策效果已呈现边际递减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快推进土地、户籍以及租售同权措施等长效机制,主动引导市场预期,避免陷入过去反复出现的调控之后价格反扑的怪圈。同时,也需要吸取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教训,深化房地产市场供给侧,以市场化手段而非稳定市场预期和平衡市场供求。

  第二,经济稳定增长是汇率稳定的基础。在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人民币汇率企稳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进程。逐渐降低金融部门杠杆率,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避免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同时,维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信任度,通过信息沟通加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

  第三,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服务等方面同等对待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就业,提高人民收入,进而扩大内需,做大经济蛋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以高质量增长为目标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在财政吃紧的现实约束下,应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和效率,以更加透明的措施,通过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和更加精细化的PPP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的跟进。另一方面要地方的土地财政倾向,避免地方经济只增长不发展,为了短期P增长长远利益的低质量线。

  第五,加强以良性发展为导向的职能定位调整。良性发展,也就是一种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它不是靠前述的政策层面的优化或再设计,而是有赖于基本制度的改善。在制度完善中的恰当定位至为关键,应该以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为目标推进,起到和服务的作用。

  课题组研究人员表示,基础性制度的完善才是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才能激发创新与企业家才能,是推动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所在。与治理、激励机制和社会规范这三方面基础性制度相对应的、市场和社会,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正确处理的三个治理主体。其中,的恰当定位至关重要,只有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定位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处理好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导向好的市场经济和好的社会规范。包容性经济制度和强制能力是良性发展亦即更加充分、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良性发展国家治理、市场激励和社会规范制度供给的综合。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