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天津等省份主动核减GDP、财政收入等数据引发关注。
地方为何主动“挤水分”?察时局了解到,地方财政压力日益突出是一大原因。此外,我国将于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改革,促使地方主动调整。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经济数据“挤水分”或成趋势。
1辽蒙津大幅下调经济数据
截至目前,已有辽宁、内蒙古、天津三个省(区市)承认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或主动核减财政经济数据。
最早“曝光”的是辽宁。中国能源数据在中央巡视组“回头看”之后,时任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2017年1月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紧接下来,今年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曝家丑”,指出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有水分。
其后,1月11日,据媒体从天津滨海新区“两会”了解到,滨海新区2016年GDP从超万亿元下调至665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三省的数据核减力度相当大。全球经济数据库在对经济数据“挤水分”后,辽宁GDP增速一度出现“断崖式”下降,成为全国唯一GDP负增长的省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内蒙古2016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核减幅度达到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核减幅度更是达到40%。滨海新区2016年GDP核减幅度至少超过30%,而滨海新区GDP总量约占天津的一半以上。
2地方财政压力突出
为何地方主动对财政经济数据“挤水分”?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向察时局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地方财政压力突出的问题。
范子英介绍,和GDP数据不同,财政收入数据关系到“真金白银”。地方财政收入数据报得越高,上缴中央的部分也越多,实际留给地方自己的就越少。因此,虚报数据会加剧地方财政压力,最严重的情况是出现财政亏空,收不抵支。
察时局关注到,此前,辽宁方面也承认过财政收入数据造假的代价。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一个地级市市委书记介绍,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收入虚增的税收数额也要按比例向中央和省上缴。前几年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多交税收1000元。
不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虚报财政收入数据并不必然导致上缴给中央的部分更多,要看具体虚报的是什么数据,如果虚报的是地方的税收和非税收入数据,就不存在上缴中央的问题。
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被视为另一个促使地方核减财政收入数据的因素。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对此,范子英认为,中央每年向地方下拨的财政转移支付比较固定,并不是说地方的财政收支缺口扩大了,中央就增加补贴。他进一步指出,地方核减财政收入数据的直接后果是,预算列收列支一一挂钩的预算支出,例如对企业的一些补贴可能大幅缩减,民生支出等相对受影响较小。
(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了解更多经济数据详情:https://www.ceicdata.com/zh-h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