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微调宏观经济政策 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3 0:45: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在天津举办的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在特别致辞中,李克强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培育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的基本经验和突出成就。针对与会代表的普遍关切,李克强还畅谈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微调的基本取向,展示了中国对稳定经济运行的高度自信和坚强决心,了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强烈信号。李克强的特别致辞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微调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动因,是“稳中有变”的经济运行态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部经济趋于复杂;房地产调控日趋强化,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投融资行为面临压力加大;环保执度加强,导致部分产业经营门槛提高,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结构化去杠杆深入推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加剧。在此背景下,要继续保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对既有的经济政策作出微调。

  微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前提,是经济整体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宏观政策基本取向无需改变。和政策微调相对的,是投资海量扩张的强刺激和货币供给毫无的“大水漫灌”。强刺激、“大水漫灌”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刺激经济的“强心针”,对于遏制经济快速衰退、增长失速的危难局面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巨额投资通常蕴含着投资效率低下的弊端,而大规模货币投放则会迅速推高宏观经济杠杆,其结果都是增加了中长期经济运行的风险。

  在特别致辞中,李克强明确指出:“中国过去没有搞、今后也不会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这固然有把握“大水漫灌”、强刺激政策利弊得失的原因,更关键的则是、国务院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高度自信。党的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国务院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用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连续12个季度维持在6.7%6.9%区间,中高速增长态势基本确立;居民消费快速升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传统产业过剩产能逐步化解,产业组织结构持续优化,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绿色发展深入,可持续发展成为潮流;民生事业持续取得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喜马拉雅山雪怪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这给了中国信心和底气:面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即便不采用强刺激、不“大水漫灌”,中国经济仍能够保持平稳运行状态。

  为了保持新形势下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7月31日召开的中央局会议提出了“六稳”工作方针,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面对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李克强总理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宏观经济政策微调的基本取向。

  首先,要努力实现公平、充分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经济结构快速变动,难以准确把握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判断宏观调控是否得当、供需总量是否平衡,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其他辅助性指标,例如:当总需求明显超出总供给时,通常会引发通货膨胀;而当总需求明显不足时,则又会导致非自愿失业增加。因此,保持就业状况稳定,对于防止宏观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特别致辞中,李克强明确指出:“稳就业是头等大事,要继续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切实予以保障。”他还阐述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完善就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即“着力完善就业优先的政策体系,健全就业促进和保障机制,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

  其次,要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的作用。减税降费、增加支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政策工具。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现代财政制度视作国家治理的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推进现代财政制度。近年来,、国务院在推进财税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完善财政政策操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如: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现象,促进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技改、研发、创新的热情,激发了居民创业的热情;增加投资改善了道、桥梁、通讯等基础设施,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设立产业基金和PPP发展基金,则加快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与社会资本合作。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特别是中央)债务率相对较低,扩大债务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7月31日召开的中央局会议曾提出明确要求:“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在特别致辞中,李克强重申了上述政策方针,指明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在扩内需和调结构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中国还会“继续推进减税降费”。

  再次,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结构性矛盾突出、风险多发高发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现阶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以防控金融风险为重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已被中央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三大“攻坚战”之首。但多部门同时发力化解金融风险的做法也带来了流动性紧张、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抬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微调货币政策,绝不是要否定防范金融风险和结构性去杠杆,而是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使货币政策松紧有度。正像李克强指出的那样: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汇率变动直接关系到外贸、外资工作,关系到国内金融市场运行和预期是否稳定。可以说,“六稳”工作中至少有“四稳”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有关。针对与会代表的高度关切,李克强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化的汇率方向,不仅不会搞竞争性贬值,还要为汇率稳定创造条件。”李克强还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充裕,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上述,无疑让国内外吃了颗定心丸。

  微调宏观经济政策的着眼点,是稳定社会预期,引导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相机抉择的政策操作,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另一方面,由于避免了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和经济政策的“大幅调整”,得以有效引导市场,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在经济深刻转型的关键时刻推动全社会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有助于克服各种浮躁的心态、消除各种投机的心理,有助于引导经济主体把工作重点放到完善管理、加强研发、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上来。

  因此,李克强在阐述宏观经济政策之后又用了很大篇幅来阐述推进、结构调整和激励创新的政策。大家要深刻领会上述政策体系,抓住经济稳定运行的难得机遇,加大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增长动力转换,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