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他的论文题目是《“财富效应”还是“铸币税效应”》,文章考察地方各种类型的财政支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将地方财政支出对价格水平的效应分为“财富效应”和“铸币税效应”,分析“包干制”和“分税制”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上述两种效应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提高地方在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上的支出,中央应该在基本建设支出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不仅有利于避免地方在资本项目上的过度竞争导致生产建设的浪费和生产资源配置的扭曲,还有利于减少地方的显性和隐性负债,从而降低雪野莉子中央的财政赤字压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叶航教授进行了评论,指出该篇文章行文规范,能够较好的对通货膨胀现象作出解释。同时,指出作者在解释资本支出的财富效应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中国利率非市场化的现状。并提出若将PPI纳入回归模型可能会使文章更具力。
接着是由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王君斌报告了他的论文《非完全竞争市尝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这篇文章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对中国技术冲击的就业效应传导机制加以讨论。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在SVAR模型中经济意义上合理的识别假设,就劳动就业和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和非技术冲击的脉冲反应做出了分析,试图从非完全竞争市场角度来解释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的负效应特征。同时,文章还指出中国劳动就业的波动主要是由非技术波动引起的,强调在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效应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要考虑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的非完全竞争因素。
叶航教授进行了评论,指出该篇文章模型运用合理,而且作出了创新性的改进。同时也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由于存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象,而劳密集型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就业中又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有必要考虑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可能存在的正效应。湖北经济学院的高洁教授也进行了评论,指出文章主要分析了短期技术冲击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考虑长期技术冲击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最后是由来自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黄飞鸣博士对他的论文《金融失衡与货币政策调控: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作了报告。文章首先指出现有的以通货膨胀目标为最终目标和以利率操作规则为最大特征的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对金融失衡现象的宽容和无奈,并提出了一个兼具总量与结构的符合调控特征的贷款准备金政策主张,创造性地赋予了贷款准备金政策在货币政策实施中有别于现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积极作用,试图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说明贷款准备金政策在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对总需求结构调整和对货币区内的货币政策性的保持等效应。
叶航教授进行了评论,指出该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货币调控工具,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同时,叶航教授还指出,文章试图通过提出贷款准备金率不改变利率这一假设来有效解决“三元悖论”,但这一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作者应该突出贷款准备金率政策相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优势所在。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爆料,全天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微博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