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首席视野】广发郭磊:分化中的修复——宏观经济2020年中期展望

※发布时间:2020-6-27 4:03:2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回家的路第二,疫情这样的供给冲击不同于经济危机,企业盈利的环比改善和次年高增长是既定预期,所以市场一直存在一个类“买入期权”的价值。

  第三,不同行业的修复能力、修复次序不同,分化是疫后资产定价的另一核心依据。货币扩张和剩余流动性抬高估值进一步助推了上述过程。

  第四,估计下半年三个线索将带动P继续改善,其余部类进入分化。在展望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基建、新基建、地产、制造业、消费、出口以及政策,这些变量的短期趋势构成下半年经济的基本图景。

  第五,政策在年内是一季度偏货币,二三季度偏财政。货币扩张后,财政政策需要“做实”增长。这将同时带动盈利能力和资金成本,后者将逐步形成资产的地心引力,这一点增加了下半年的复杂性。

  第七,全球宽松会否中长期带来通胀?基于对过去十年的理解,我们探讨了资产型通胀和传统通胀的形成条件。

  从全球来看,疫情发生区域先进先出仍是一个总的特征,出现“二次暴发”的案例极少。这意味着全球复工将具有连续性,这一点也是风险资产存在机会的前提。中国3月下旬、欧美4月下旬后逐步复工,3月底和4月底亦分别形成中国定价资产、全球定价资产的两个拐点。阶段性区域性疫情反弹带来扰动,但只要继续证伪“二次暴发”,下半年“疫情退、经济进”仍是一个主逻辑。

  疫情这样的供给冲击不同于经济危机,企业盈利的环比改善和次年高增长是既定预期,所以市场一直存在一个类“买入期权”的价值。

  以往“衰退”或者“危机”都是内生调整,主要特点是后续看不清楚,环比预期模糊。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本质上是一个外生冲击,即需求、供给都是受外部条件约束而被动下降,约束条件打开后会存在确定性改善趋势。所以对于P和企业盈利来说,疫后环比恢复是一个既定预期;2021年又叠加基数影响,企业盈利会大概率进入高增;且我们理解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21年经济的真实景气度也可能不差。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它会同时反映2020年的企业盈利负增长和2021年的企业盈利高增长。这也意味着时间越往后,越应该靠近对2021年的反映,市场存在一个类“买入期权”的价值。

  不同行业的修复能力、修复次序不同,分化是疫后资产定价的另一核心依据。货币扩张和剩余流动性抬高估值进一步助推了上述过程。

  不同行业对于交通物流的依赖、渠道和线下消费的依赖、人工的依赖存在较大差别。疫情带给经济的主要之一是不同行业面对冲击的抵御能力、修复能力不同。从工业增加值和终端消费来说,有几个行业是疫情依赖受影响最小、恢复最快的,而资本市场确实也给予了这些行业溢价,它们也是最活跃行业的主力阵容。修复次序是另一个维度,从经济和资产的表现看,我们也能看出次序的线索。

  货币因素进一步对这一过程形成助推。从历史规律看,一轮政策扩张和货币供应加速基本上都会带来股市的反应。本轮货币扩张对股市的影响也十分相似:用“社融存量增速-发电量”作为剩余流动性的影子指标,可以清晰地再现两市估值的抬升过程。

  估计下半年三个线索将带动P继续改善,其余部类进入分化。在展望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基建、新基建、地产、制造业、消费、出口以及政策,这些变量的短期趋势构成下半年经济的基本图景。

  后续经济怎么走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我们的框架下,经济将先后经历停摆期、全面恢复期、分化恢复期、企稳期,目前处于全面恢复期向分化期过渡的阶段。我们估计后续地产销售、必需消费品、可选消费品等进入平台期,基建、服务类消费、欧美复工相关的出口将带动P继续改善

  在展望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基建、新基建、地产、制造业、消费、出口,以及政策,这些变量和它们的短期趋势构成下半年经济的基本图景;同时一些变量又包含着中长期趋势的萌芽。以制造业为例,它同时存在疫后恢复、需求传导,以及“工程师红利”驱动的产业升级(新增投资在行业间的分化)。

  政策在年内是一季度偏货币,二三季度偏财政。货币扩张后,财政政策需要“做实”增长。这将同时带动盈利能力和资金成本,后者将逐步形成资产的地心引力,这一点增加了下半年的复杂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财政政策是经济增长的手段,货币政策是经济增长的成本。财政和货币也分别代表资产定价的和分母端。

  今年的政策框架是一季度偏货币政策,二季度偏财政政策。第一步货币扩张之后,第二步需要财政和产业政策做实增长、做实盈利,否则通胀和资产泡沫就会形成。货币政策压低利率、为增长伏笔;而财政政策若有效,总的方向是拉动增长,抬高利率。

  一系列特征显示货币政策将从“宽货币”“宽信用”。从历史上看,PPI低点也一般对应所在短周期贷款存量增速的高点;而财政空间扩容将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和名义P修复,基建在项目经历审批、融资、开工后,大概率会进入投资回升的阶段。作为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市场货币条件(社融存量增速-名义P增速)将会逐步。

  增长会修复盈利预期,而利率抬升和货币条件会逐渐形成估值的“地心引力”。政策阶段切换正在逐渐产生影响,这一点增加了下半年的复杂性。

  基于全球疫情先进先出、复工推进可持续这两个大前提,未来几个季度经济逐步修复、企业盈利增速逐季改善仍是主趋势,商品、股票等风险资产大方向上会受益。

  随着经济修复的继续,政策脉冲将会逐步减弱,这带来股票估值支撑弱化,将会推动定价因素从估值向盈利逐步。经验上来看,PPI触底将意味着经济周期相关资产折价最严重的时候将会过去。但这一过程增加了下半年资本市场的结构特征和整体复杂性。

  债券、黄金等广义避险资产将进入大逻辑不利的时段,阶段性机会将来自于经济数据短期预期差、政策信号变化、以及外部波动。

  全球宽松会否中长期带来通胀?基于对过去十年的理解,我们探讨了资产型通胀和传统通胀的形成条件。

  疫情压力下本轮全球货币政策扩张比较明显,于是对于中长期通胀的担忧升温。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金融危机后全球货币政策也曾扩张明显,过去十年通胀却并不显著。这一点可能和原油价格约束形成、技术替代劳动、新经济部门吸纳资本、中国基建地产部门增速下降等四个因素有关。当然,还是有经济现象会反映货币供应规律,“资产型通胀”是过去十年全球的特征之一。

  基于对未来的分析,我们倾向于未来是一个PPI通缩会逐步减弱,CPI通胀可能会略强于前十年的情形。但相比传统通胀来说,资产型通胀的概率要更大一些。如果楼市价格被有效压住,则股市可能会有阶段性受益的过程,个别时段不排除会有一定程度泡沫化。

  宏观面的风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在最后一部分,我们探讨了与疫情、全球经贸关系、经济数据、流动性、海外市场有关的几种风险情形。

  

关键词:宏观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