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分析> 文章内容

加快转型 三次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发布时间:2017-5-6 19:55: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2016年12月13日沿河召开的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这样的阐述:与2011年比,各项指标增长迅速。2016年,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95.63亿元,年均增长15%;全县财政总收入8.52亿元,年均增长9.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亿元,年均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年均增长2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年均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元,年均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0元,年均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年均增长15.7%。

  这一连串喜人的数据,是对过去五年沿河自治县在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基础设施、强化规划引领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的回报。

  “十二五”期间,沿河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35.5:17.0:47.5 调整为27.3:20.3:52.4。山峡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7.79亿元,年均增长29.3%。创建沙子、谯家、官舟、新景4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9.64亿元,年均增长6.8%。建成种草养畜10.7万亩、茶叶20万亩、优质水果10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中药材1.2万亩、优质烟叶15万亩,烟叶生产上等烟比例和收购均价连续10年位列铜仁市第一。

  与此同时,该县还成功申报“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空心李之乡”“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家级名片。沿河白山羊、沙子空心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村淘宝上线运营,了沿河电商发展新时代。

  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各个产业的蓬勃发展,支撑着沿河以更高的起点,迈向更为辉煌的下一个五年。

推荐:

关键词:三次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