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2022年,陕西将积极落实“链长制”,健全150户重点企业包抓帮扶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千亿级、百亿级“链主”企业和冠军企业,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工作报告提出,要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职能,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当前,经济数字化水平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和‘双支柱’方案的签署国,应前瞻谋划事关国家主权和税收利益的经济数字化课税制度,提升税收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认为,数字技术的革新拓展了税收征管手段,涉税数据成为提升税收治理效率的关键。税务机关面临从“以票控税”转变为“以数治税”的新挑战,需要提高数据管税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的国际“双支柱”方案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生效,但仍有诸多方面需要细化。今年将是的关键一年。
李香菊,以完善经济数字化税收立法为出发点,深入研究经济数字化税收制度规则;税收政策应兼顾规范与发展,提高税收行为确定性,促进行业纳税规范出台;再造税收征管流程,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共享、多元协同治税模式,尝试建立以数据为核心、流程为导向、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数据采集分析技术为支撑的一站式经济数字化税收征管流程,积极探索大数据税务风险防范系统、人工智能智慧分析系统、区块链税收情报管理系统,更好发挥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护航实体经济发展。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是促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至少节约原矿12亿吨、节约能源1.44亿吨标煤、节约用水96亿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81.5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0万吨。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怎样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健康发展?这是全国代表、迈科集团董事局何金碧关心的话题。
“应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竞争力导向的政策体系,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推进国内回收和国外进口、财税等配套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工作,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纳入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给予支持。”何金碧,进一步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科技研发短板,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鼓励企业采取合作、联合、重组等方式组建规模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联合体,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的技术含量,解决加工利用过程中的排放控制与固废资源化难题;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关联产业合作体系,重点支持电子、交通、建材等领域再生金属材料的替代应用,推动绿色产品的研发与认证工作。
何金碧,应加强与国际行业间的经贸合作,强化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引进科技研发机构等优质生产要素,搭建技术共享新平台,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列入区域间、国家间绿色产业合作项目,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在原料出口地建立再生金属产业园,依托产业园增强海外城市矿产就地加工能力,形成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工作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重点。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发展实体经济,首先要讲求‘实’。”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全聚德、同仁堂等为代表的传统民族品牌在国际上重新焕发活力,以华为、格力、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新兴民族品牌在国际上赢得新的声誉。《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指出,要“鼓励优秀制造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全力打造知名品牌”。
祁志峰,加快推进民族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民族品牌多方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加快助推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市场,积极参与“一带一”建设,提升民族品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刘枫 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