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是中储粮在长江流域油脂油料的重要物流中心,也是中储粮油脂油料最大的产业基地,在我国油脂油料产业布局中具有战略意义。李克强总理要求粮食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中储粮镇江基地可以说是天下油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管好中央储备油脂油料的同时,还有着一套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和经验。
近年来,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建设,目前拥有油脂油料仓储能力117万吨;油脂油料年加工能力402万吨,其中大豆加工能力270万吨,油脂精炼分提能力102万吨,包装油灌装能力30万吨;拥有长江深水岸线万吨。
今年上半年,在市场行情跌宕起伏、极不稳定情况下,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严格落实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按照国家交给中储粮总公司“去库存”任务要求,以提质增效为抓手,稳健生产运营,企业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取得了较好成效。
走入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家现代化企业。它有自己的码头泊位,每年按时从国外进口大豆。上个月,就有七八条7万吨级的外轮停靠在此。而每年4月至10月,来自南美的大豆会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所以夏季是其码头最繁忙的时候。在夏天的光照下,码头上达到近40摄氏度,工人全副武装干活,10分钟就已汗流浃背。
除了码头,能体现企业特质的,还有大豆压榨车间。记者来到大豆压榨车间看到,这里的管理相当严格,进大门要刷门禁,车间里一尘不染,如果不是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根本发现不了这里是生产线。与绝大多数生产线不同的是,这里的生产线现场看不到工作人员,三层楼高的压榨生产线,全部是进口高档设备,全靠电脑来操控。在三楼的一间主控机房内,操作员着多个画面,只有在发现问题时,才会去现场巡视。大豆压榨车间里很热,一般要比室外高10摄氏度,记者戴着安全帽爬上三楼时已经汗如雨下。
“你现在看到的是我们3000吨的压榨生产线吨的生产线日,压榨双线吨大豆压榨历史新纪录,18天完成近16万吨的加工量,可以说创了近年来的最高峰。”企业副总周正海介绍。
除了关系国家民生方面,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的中小包装油销售,可以说是近年来打出的一张“亲民牌”。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这些冠以“中储粮”系列的中小包装油现已进驻我市大中型超市,品牌包括“金鼎”、“中鼎”、“惠鼎”、“中储佳友”等,从今年本地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形势相当不错。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企业加工大豆99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了64.5%;包装油灌装4.75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了30%;豆粕销售69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了52%;小包装油销售2.8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了78%。码头市场化中转业务83.5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了13.4%。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利润1.36亿元。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收益尤其不易。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创造效益:首先是狠抓生产管理,严控生产质量、成本、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通过灵活销售策略,注重头寸管理,积极推进基差销售,实现客户与企业双赢的目标,积极开发核心销售区域市场,不断巩固核心客户,合理调整市场布局,采取饥饿营销策略,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大力开拓物流中转市场化业务,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和区域地理优势,依靠码头先进的物流设备设施,加强物流中转环节的管理提升,大力开拓中转市场,以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与客户的认可。
向管理要效益,这是记者当天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记者在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看到,这里功能分区明显、厂区洁净、工艺技术先进、安全生产严格、仓储管能化、员工昂扬,展现出现代企业的风范。
今年,企业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要求,从严管理,不断强化作风建设,促进了企业管理提升。一方面突出主业,以科技储粮为抓手,通过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有效降低大豆和油脂保管的损耗,实现了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和储存安全;另一方面规范运行,规范物资采购,注重过程的监督。加强市场行情的分析,灵活采购渠道,引入竞争采购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在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的会客室正面墙上,挂着一张企业码头三期规划展示效果图,显示出企业不断进步的姿态和能量。
回顾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一走来的历程,其实并不简单。企业刚成立时,根据镇江基地的区位优势和功能布局,中储粮总公司当时决定将镇江基地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流域油脂油料集散中心和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力争在国内油脂油料行业内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与线月,企业通过规划论证,先后启动仓储、加工、物流三大体系建设,通过多年努力,现在基本实现产业体系建设目标。目前,基地占地面积900亩,总投资24亿元,拥有油脂油料仓储规模117万吨;油脂油料年加工能力402万吨;拥有2个7万吨级粮油专用码头泊位和6个内港池码头泊位,年吞吐能力800万吨。目前镇江基地已发展成为集仓储、物流、加工、贸易、质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油脂油料产业基地,也是油脂公司五大基地(东莞、镇江、津唐、新郑、成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产业基地。
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采取稳健运营、快速发展的策略,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他们将突出主业,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严格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继续开拓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将镇江基地打造成规模一流、经营一流的优秀企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