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阶段的工作主基调是“稳”字当头,但也不能片面求稳,要稳中有为、稳中求进。当前最大的“进”就是不断深化,以此化解各种矛盾与挑战。
近日,一些人担心2018年中国经济下半场乏力,对于这种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7月31日召开的中央局会议一连用了六个“稳”字布局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就包括“稳预期”,就是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打消市场的焦虑情绪,判断我国经济未来,推动人们对经济形势的主观反映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轨迹协调同步。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国际复杂多变,美国执意世界贸易争端,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给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很大挑战。另一方面从内部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一定下行压力。看待中国经济形势要从整体看、从全局看、从长远看,虽然与前些年两位数的高增长相比,今年部分指标的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运行依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增长稳。经过近七年的持续调整,我国经济已成功地完成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全国P增速为6.7%,已连续13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至6.9%的区间内。预计全年能够实现6.5%的增长目标。
二是就业稳。过去五年的年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调查失业率基本保持在5%左右。今年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已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的90%。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处于该数据公布以来的较低水平。
三是物价稳。近几年的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在2%上下波动,属于温和上涨水平,这与经济增长速度在6%至7%之间的波动高度吻合。今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
四是国际收支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出口增长6.5%,汇率也在合理区间双向波动,总体上是相对稳定的。
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指标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是平稳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稳”中还在不断集聚“好”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供给侧从“三区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进一步聚焦到“破、立、降”三大主要工作。“破”就是无效产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6.7%,重新回到75%以上的较高水平。“立”就是培育新动能。1—8月,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均保持较快增长,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降”就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39元,同比减少0.35元。
二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换。2013年服务业占P比重的46.7%,首次超过二产比重,2017年达到51.6%,今年上半年达到54.3%,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积极进展,符合产业成长的规律。
三是需求结构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以消费拉动为主转变。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调整符合预期。
四是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收入三大效益指标稳步增长。企业利润状况总体良好,推动财政收入实现了较高增长。
基于这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稳定性和协调性都在不断提升,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月度、季度的指标波动,特别是因技术性因素引起的波动。
经济运行具有两面性,当前外部更加严峻复杂,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央局会议作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重大判断,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以解决。这为我们在复杂局面下科学把握经济发展大势,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充分认识到经济运行“稳”中之“忧”和“好”中之“难”。
一是经贸摩擦加剧。美国推动“美国优先”战略,经贸摩擦,特别是针对中国贸易摩擦,这是当前最大的热点问题。要充分认识到中美经贸摩擦不是短期所能解决的,必将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也将导致负面预期和不确定性,使市场产生紧张情绪。
二是汇率风险上升。美国占据世界霸主地位,左右着世界金融格局,今年美国已加息两次,年内肯定还会继续加息,这将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造成其他国家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这将对我国招商引资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巨大压力。
好中知难的“难”主要是经济运行两难或多难问题增多,最主要是“三难”,即去产能难、去库存难、去杠杆难。
一是去产能难。当前去产能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但还远远不够,目前传统行业产能占比仍超过80%,但这些行业多以国有企业经营为主,涉及职工安置等多方面问题,去产能成本高、难度大。
二是去库存难。主要是去房地产库存难。当前房地产调控已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一放价格就上涨,一调投资和销售就大幅下滑。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巩固强化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让房地产回归本位。
三是去杠杆难。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偏高,总杠杆率超过250%。去杠杆就要收缩流动性,流动性一旦收缩,资金利率上升,贷款难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短期对经济增长形成压力。若不去杠杆,又将不断积累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要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去杠杆,但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预期具有实现的特点,往往直接影响经济社会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良好的预期往往会带来良性结果,反之亦然。“六稳”中的“稳预期”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所不同,尤其是当前外部发生明显变化,将会对人们的主观心理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因此,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新形势下,加强引导、稳定预期显得尤为重要。稳预期要做到“三稳”。
一要稳定政策预期。任何一项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稳定政策是稳定预期的关键一环。形势越是复杂越要有战略定力,防止政策的频繁起落和左右摇摆。本次中央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提法由稳健中性转为稳健,一方面说明政策趋向宽松,另一方面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说明货币政策不能一松了之,要适应实体经济的运行状态,加强前瞻性预调微调,适时把握松紧的程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要兼顾当前和长远,在扩内需、调结构上发挥更大作用,加大对“三大攻坚战”、就业、科技、小微企业等关键领域支持力度。总之,由货币、财政、汇率、产业政策等构成的政策组合要在整体方向上保持一致,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注意避免相互掣肘。此外,稳定政策预期还要加大政策解释力度,让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了解政策背景、政策目的、政策内容、政策对象,确保政策信号清晰,通过实实在在的成效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
二要稳定市场预期。经济活动本身就是预期的反映,市场行为往往取决于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稳定市场预期就是要稳定经济形势。当前除了做好“六稳”工作外,稳定市场预期还要特别注重稳定股市、汇市和房市。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努力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要切实扭转人民币汇率市场单边贬值预期,加大双向浮动幅度。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只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稳住了,国内外投资才能稳,人们消费信心才能稳,就业、金融、外贸、外资等领域的稳定才有基础。
三要稳定社会预期。民生稳心稳,稳则社会稳,稳定社会预期与稳定经济预期相辅相成。当前社会发展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要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和投入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信心。特别是就业方面,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可能在下半年开始逐步,有研究结构初步估算至少将影响数百万就业岗位,因此要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确保工资、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以防失业率的上升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下一阶段的工作主基调是“稳”字当头,但也不能片面求稳,要稳中有为、稳中求进。当前最大的“进”就是不断深化、扩大,通过来化解各种矛盾与挑战,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使人民群众真正心里有底,稳预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梦见假牙掉了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