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综合物流> 文章内容

关于印发《大连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1-19 5:31:4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为贯彻落实市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促进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制定《大连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伴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化,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具有极高价值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经济强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遵循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高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编制本规划。

  现代物流业是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标,以综合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型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已成为各级的共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有效支撑。2009年3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为唯一的生产性服务业振兴规划被列入其中,物流业发展从此进入全新时代。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大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2011年大连市颁布了《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和《大连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高新区是大连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大连东北亚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高新区在物流信息化服务、物流人才、物流信息平台技术研发开发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物流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在此背景下,高新区区科技局联合大连海事大学为高新区制了《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3—2020)》。

  编制本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高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规划遵循《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大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参照《大连高新区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高新区2013-2020年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阶段性方案。

  本章用SWOT分析找出高新区物流行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会、,确当前高新区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困难,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2008年8月,根据市委、市决定,“两街一场”划由高新区管委会行政托管,使得高新区的发展空间由原来的23平方公里扩展到153平方公里。与其他核心城区相比,高新区人口密度较小,可开发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设发展有利。另外,由于实施了行政托管,新区的管理体制得以理顺,办事环节明显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充沛的土地资源存量加上高效有力的行政执行力是高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优势。

  高新区是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汇集地。《大连高新区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未来高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世界一流的创新性特色区,并逐步实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目前,高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外包、网络通信、IT教育、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研发等专业化的产业格局。区内拥有大连软件园、七贤岭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河口国际软件园、黄泥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多个软件园区,集聚了6万余名软件人才,汇集了英特尔、微软、IBM、GE、惠普、NEC、SAP、萨蒂杨和东软、华信、海辉等620多家国内外知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以及众多大型企业的软件研发和BPO中心。高度发达的信息化产业直接催生了高新区高度发达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截止到2012年,以小平岛电子商务产业中心区、智业广场物联网产业为核心,集聚了300家网络企业,收入突破200亿元。中国玉米网、泰德煤网、泛亚太石化电子等3家企业向百亿级企业迈进。近年来,高新区瞄准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已建成了“健康云”、“培训云”、“物联网监管云”和“软件测试云”,同时大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东软、华信等一批“云计算”企业崭露头角。高度发达的信息产业,为高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由于区内拥有众多高校,高新区高端知识人力资源储备充沛。高新区内拥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拥有硕士5000多人、博士1000余名,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12个,人才培养能力强。此外,每年一届的“国际软交会”、“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等活动,又进一步为高新区提供了吸纳外部人才的机会。截止到2012年,高新区内已经吸纳了大学以上专业人才10万余名。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由于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高新区年培训能力达10万次,已形成了较为完整、渐成规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使高新区拥有大量潜在的物流专业人才,为高新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了充沛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高新区商贸业建设加快了步伐。商品零售系统日趋完善,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高新区共有301家商贸企业,商贸流通规模也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整体购买力增强,消费不断增长,2012年,全区批发零售总额18,146万元,比上年的16,995万元增长了6.34%。新型业态发展迅速,消费升级逐步形成,专卖店、专业店、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新型业态陆续涌现,餐饮服务业发展迅猛。商贸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潜在需求和强大动力。

  必须看到,目前高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其他核心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域内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大部分还处在规划起步阶段,物流运作基础设施较少,集疏运系统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集聚的规模化、专业化园区,且物流信息化网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高新区尚未形成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的布局协调、能力充足的物流服务系统。这些成为制约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潜在阻碍。

  另外,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新区多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理想。除少数企业外,全区物流信息基础设施总体运作水平有待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物流中的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未形成总体规划,信息平台尚无法对接,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区内物流企业“小、散、服务水平低”的问题突出,城市物流功能不够完善,缺乏合理规划,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化处理能力低,核心业务不突出,功能单一,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较低,总体运作水平不高;优强物流企业数量少,技术装备较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欠配套;工商企业仍习惯于自营物流,企业内部传统物流剥离、整合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功能,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即使在占有优势的信息产业领域,物流信息化服务领域也未获得各大企业的重视,物流信息产品、物流平台开发以及物流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宏观层面看,我国正在推进的经济转型和国内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机遇。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强化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另外,基于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新型业态高速发展,派生出大量高端、个性化的物流需求,社会对物流服务的快速、可靠性要求不断提升。面对这种局面,国内物流企业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提升服务水平,国外大型物流服务供应商追加投资,扩大市场份额,整个物流行业将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

  “十二五”时期,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以及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后台服务区”,高新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实现域内生产总值120.3亿元,可比增长9.8%。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6.3亿元,可比增长17%,占P的比重增至80%。目前,大连高新区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发展阶段,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区经济呈现出以创新能力驱动、新型业态引领和产业优化升级为主要特征的良好态势。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特色主导产业高速发展,产业高端化和集聚效应明显。预计2015年将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1800亿元,其中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收入1600亿元。现代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出大量潜在高端物流需求的同时,也带动着物流信息服务软件业、物流信息装备制造、物流平台建设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我区未来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目前,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仅就市内核心区而言,中山区一直以来是航运代理企业的聚集区,以大厦资源为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总部,提高了经营模式的经济效能和效益,带动了区内物流业领域(尤其是物流代理业)高速发展;西岗区香炉礁物流园区的建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区内打造高端商贸业和城市配送服务,吸引了市内大批物流企业入驻,扩大了区内物流业的市场规模;沙河口区物流产业的重点在于西安商贸物流集中配送网络和星海湾高端期货中心,区内物流企业货源具有稳定性和不可取代性等优势;甘井子区以陆港、海港、空港为核心,通过构建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重点发展甘井子区现代综合物流业,提升区内现代商贸物流、汽车物流、农业物流、冷链物流和工业物流等业务服务水平;金州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拉动市内传统物流业向其转移,不断扩大的物流市场需求是市内物流企业将主要业务瞄准该处的重要因素。各区在保持自己区内物流特色的同时,积极扩展物流业务,争夺物流市场份额,无形中给我区发展现代物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通过上述SWOT分析,发现虽然高新区的现代物流产业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与其他区域存在差距,但高新区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具体可采取以下发展策略:

  基于现有的发展机遇,结合高新区具备的发展优势潜力,应该将高新区未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应设定为:第一、利用IT产业发达的优势,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我市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物流信息基础平台架构中心和数据存储、分析中心;第二、基于物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的趋势,大力支持与物流产业有关的物联网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打造物流产业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第四、结合凌水湾总部经济区建设,改善投资,打造大连市第三金融、大产品交易中心,促进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五、利用高校云集、培训能力强的优势,打造大连市乃至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第六、针对高新区商贸活动日益热络现状,抢抓机遇,加速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并完善覆盖全区的社会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为高新区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保障。

  高新区要通过上述战略的实施,力争实现现代物流产业的特色化,专业化。避免与其他区域的直接竞争,通过走差异化发展的道,实现物流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三重战略机遇,切实贯彻省、市关于物流工作的部署和方针,以支持建设“三个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为出发点,以物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网络为支撑,延伸物流服务,发展高端物流服务业,将高新区打造成大连市现代物流高科技企业核心区、转变引领区、城市功能创新区和高品质生活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形成与国际市场相对接、与各行业相联动、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增强高新区综合服务功能,为改善民生提供的物流保障,为加快大连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对物流业建设和发展的统筹规划,重点扶持具有特色、符合高新区实际的项目。为此,要从客观出发,讲求实效,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优先协调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按规划、分步骤地建设一批有示范效应、有较强辐射功能、具备相应层次功能的物流项目。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统筹协调,加强与其他核心区的区域物流合作,完善区域物流网络,实现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同时推进高新区内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以需求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服务为根本出发点,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管理强化。强化物流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创新,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同时,要利用国家、省、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振兴物流产业的良好机遇,加强政策的支持、引导和监管,扶持重点物流工程项目建设,通过统筹,发挥的宏观调控职能,使规划真正落实、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市场自发的无序竞争,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

  按照物流发展的需要,依托重点区内的经济活动区域和人口密集区,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和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专门机构,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促进物流服务的市场化和资源社会化,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社会物流资源,提升物流设施的功能,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

  结合高新区实际,充分利用现有产业优势,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积极吸引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的综合处理平台,使其成为服务大连市的物流信息基础平台。加快企业信息化,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做到内外联通,达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依据高新区的功能板块、产业格局,注重合理使用土地,为物流业后续发展保留拓展空间;以产业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产业的联动原则,注重物流业与商贸服务业、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依托区域经济综合优势,鼓励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注重创新物流管理模式。提倡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要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生态化、人性化的物流;创新物流业务流程,减少物流环节,改进物流装备,降低能源消耗,发展低碳物流。

  根据《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并结合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本规划将高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东北地区一流的物流信息服务服务中心;物联网技术与设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大连市新的电子商务与大产品交易企业汇集地;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大连市西南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处理中心;以及满足区内居民日常生活与商贸活动的服务水平较高的综合物流服务区。

  从现代化物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政策形式、经济和高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等,以增强物流产业实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对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紧紧围绕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构建高效综合物流服务体系这三个核心内容,提出如下发展任务:

  基于全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布局情况,加强物流基础建设。在充分考虑高新区产业特点、交通基础设施况和未来人口分布情况的前提下,加强对物流信息化产业、大产品交易中心、物流人才培养、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和城区物流配送节点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力争尽快建立具有特色、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和设施完善、线点结合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为未来我区现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港航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面全区的信息基础网络体系。整合现有专业化物流平台的功能,加快完善建设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构建与大连市及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系统互联、信息共享的核心物流信息平台。支持高新区各物流关键节点的专业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其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链接,为高新区现代物流业稳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应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企业的各级物流信息化法规,进一步加强实施并完善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法律规章、基础协议、技术标准,各种物流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业务制度、外部信息交换协议以及物流信息系统推荐的编码格式、技术协议、内部规章制度等。

  高新区的现代物流业应当是以信息产业、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高科技产业集群。在高新区物流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背景下,要打造这样的集群,就要依托区内现有的IT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这类企业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吸引这些物流企业在我区建设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交换中心,物流设备设计、研发中心,以充分发挥我区信息产业发达的优势,实现高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因此,当前高新区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尽快完善具有针对性的、适合高新区实际的物流产业培育计划,以促进高新区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发展。

  另外,针对拥有庞大物流人才培训资源的现状,高新区应加大力度开发并复制一批具有良好声誉的物流培训教育组织或机构,充分开发现有教育资源的潜能,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认证、实习,使物流教育培训业成为我区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首先,采取措施建立物流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和大商品交易中心。基于现有IT产业资源,促进物流信息服务产业园区的形成,鼓励现有IT企业与物流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广泛合作,基于云计算、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设计、研发先进的软硬件产品,为大连市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和软件平台服务,并提升全市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力求丰富大连市东北亚物流中心建设的内涵。另外,结合凌水湾中心商务区建设,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大电子交易服务商驻高新区,加快在凌水湾地区形成大商品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中心。

  其次,充分利用区内高校、物流研究机构众多的优势,建立物流人才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物流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力度,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支持相关机构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功能,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打造我国重要的物流人才培训教育中心。

  最后,针对高新区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建立配送网络节点,优化中心城区物流的交通组织和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城市配送体系。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软件优势,积极推进现代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按照物流管理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的商贸流通作业流程和经营管理进行现代化,推进商贸物流的转型升级,以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将商贸物流作为物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商流带动物流,以物流、信息流促进商流。

  基于上述建设思,并结合高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高新区当前应重点推进“三、一网络”建设,力争到2020年,在高新区形成定位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指:以IT产业为核心的物流云服务软硬件服务;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高端技术研发与人才培训;以凌水商务为核心,以大商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的高端物流产业。一网络是指:一个能够满足高新区民生服务需求和商贸活动的物流配送基础节点网络。

  规划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方式,促进IT业务物流业的有机融合,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建设辐射大连市乃至东北地区的物流云计算软硬件服务。该的主要作用是:1)面向东北地区的机构、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提供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2)成为大连市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架构构建的基础,为大连市其他区县建设特色的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交易平台、管理平台等提供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服务。力争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物流信息服务外包、支援、物流信息产品研发的重要。

  建设规模:规划占地面积5000 m2,建筑面积2万m2建设大连市物流云计算基础数据服务中心。

  规划目标:利用高新区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支持物流相关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建设,构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技术研发与物流人才培训。该的主要任务是:1)推动物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支持物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在科学预测全市物流人才数量及结构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物流职业认证教育与物流人才培训服务,为我市提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

  规划目标:紧紧抓住凌水湾总部济的建设,大力推进大商品交易、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物流咨询以及物流金融等高端物流业态,打造大连市新的高端物流产业聚集地,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高新区“虚拟口岸”建设,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产品交易、物流信息产品展示、物流信息研发与设计。

  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是近年来在欧美出现的现代物流新型业态,其核心是以大型快递物流企业为主体,依托其遍布城市各处的小微型物流处理节点(通常是物流服务临街门店,超市或邮局,空置楼宇的部分楼层或地下停车场),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世界级的物流、金融支援服务,该平台的核心是通过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加大物流需求,在物流企业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协助。该模式的强大功能已在欧美部分城市得到了初步体现,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这一情况,并根据适度超前的物流产业发展原则,在高新区域内建设若干小型物流节点,为未来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打下基础。以高新区西部为服务重点,以小平岛、IBM软件园和龙王塘地区为重点支撑,选择若干地点建设区域物流综合服务节点网络,构建物流服务平台。

  功能定位:便民配送节点设置在社区、居住组团区附近,服务半径为1-3公里。此类节点一方面可为便利店、小型超市提供各类商品的进货及送货上门服务,使客户对象进货流程更加顺畅;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居民住户提供快递配送及生活日用品送货上门服务。便民配送的采购环节要求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打造“超市品质、批发价格、快递速度”的服务,保障客户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优质的服务。

  服务设施:设计营业面积在200-1000m2,并具有仓储功能,配送车辆1-2辆(标准配送车型),实际操作中需根据所在服务区域内的需求规模及主要服务对象进行灵活调整。

  高新区现代物流信息化的总体发展定位为:立足高新区,以满足本区物流企业供需双方的物流服务信息及业务功能需求、监管以及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为基本目标,以现代化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高智能的,集物流产业服务、商贸流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力争到2020年,使高新区物流信息化水平达到全市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先进性,成为大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先导区。物流信息的供需双方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物流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高。区域便民物流服务日臻完善,物流信息化评价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根据高新区目前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状况,高新区物流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应设定为:2013至2015年,完成主要工作任务的基本部署和试点示范工程,形成发展,探索建设思;2016至2020年,总结经验开展全面应用推广。力争到2020年具体完成如下目标:

  (1)物流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目标,建成“高新区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物流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提供基础性、平台级服务;

  (2)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全面实现规范的物流政策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与企业之间、与社会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统一的公用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数字化;

  (3)物流专业化业务系统建设目标,整合现有物流企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与高新区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使平台覆盖能力触及供需双方,力争在2020年,应用互联网技术共享物流软件系统的企业达到70%以上;

  (4)区域基本生活品物流配送服务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系列具有专业化、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效应,为集团采购及便民配送服务提供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信息化支撑;

  (5)物流信息化发展建设目标,完善和实施物流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体系,制定和实施区域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高新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具有信息综合度高和数据处理量大等特点;该平台能够向市场和物流各参与方提供综合公用信息查询和后台支持。

  物流企业业务信息子平台。通过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正确采集和及时处理各种现场数据,为其提供物流企业业务运作最基本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支持,并将物流基本信息传递给其他平台或用户。

  采配一体化信息子平台。通过采配一体化信息系统采集采购和配送的基本信息,完成采配实体业务与信息业务的匹配,通过采集区域商贸基础数据信息对商家和商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同时,为及市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也为其它平台提供与市场相关的各种数据。

  管理部门信息子平台。是各级电子政务在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窗口,它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保障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促进市场和物流企业规范运作,实现对商贸市场和物流市场的宏观调控,增强各管理部门间协同工作。

  物流企业业务信息子平台和采配一体化信息子平台与高新区区域核心业务紧密联系,管理部门信息子平台则是高新区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辅助平台,其后台系统由相关部门统一建设和管理,在高新区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只提供信息平台的接口,同时为区域外部进行信息交互提供接口。

  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方式,促进IT业务物流业的有机融合,打造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现代物流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中心,建设辐射我市乃至东北地区的物流云计算服务基础性平台。

  落实、完善和实施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相关工作制度,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重点加快物流信息采集与发布的标准和规范、实施与完善物流信息体系关键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建立物流企业应用软件开发的标准化等工程。

  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加强物流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增强物流信息化的综合效果。重点建设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与物流业务系统的整合与共享、以及物流信息服务业务与物流信息服务队伍的整合工程。

  结合区域现代物流特点,促进官、产、学、研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区域高端物流服务试点示范工程,通过政策指导、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以及深入研究,实现。重点建设物流教育、物流金融、物流信息及物流科技创新等典型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以及区域高端专业特色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物流信息化典型试点示范工程。

  秉承“数字大连”建设,在高新区物流信息服务综合平台的基础上重点建设B2B、B2C、C2C、B2G、C2G电子商务模式,为区域支撑第三方物流、商贸流通以及采购配送一体化便民的区域特色物流。重点建设并完善商品网易与实体配送服务的衔接工程、打造区域“采配品牌”工程。

  利用高新区的人才培养优势,通过高等学校和专业物流培训机构双管齐下,大力培育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端物流人才,推进与区外、市外、省外和国际上的高端物流人才交换业务,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和经验,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大连市乃至东北三省的物流人才培育和输出。

  到2015年,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物流人才1200人,通过物流专业培训机构培养物流人才2000人;到2020年,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物流人才2000人,通过物流专业培训机构培养物流人才6000人。

  发展物流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以及促进物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和业务操作人才,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高新区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是大连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区域。要充分发挥高新区科教人才优势,支持物流相关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建设,推动物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对全区物流人才数量及结构需求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加强物流业在职人员培训,大力培养物流业适用技能人才,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招聘国内外人才。通过各种有效的人才招聘活动或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各种形式吸引外地物流人才。重点引进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宏观管理人才、物流技术人才、物流经纪人和经理人等高层次人才。

  充分发挥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强资源,搞好产业带整体规划和建设,打造世界一流、风光独特的生态,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法制、社会和人文,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心情舒畅,创业。加强园区各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和相关服务支持,满足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引进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建立解决人才现实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激励机制,采取鼓励和导向政策,激励企业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工资待遇,鼓励企业对有重要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实施股权激励,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龙头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重点发展具有物流相关软件开发基础的IT企业、物流高新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相关的配套企业,促进高新区物流信息软件、设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鼓励工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将物流业务从主业务中分离出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运营模式。加大对现有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力争培育出若干服务水平高的现代物流企业。

  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培育若干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能够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设备的制造企业。一方面应选择一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和物流设备设计制造企业,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在资产、信息和业务方面进行整合,鼓励其在市场原则下的并购重组,鼓励中小企业大胆创新,带动高新区物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应通过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广泛对外招商引资,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外资或内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和高端物流信息设备制造企业来投资新型产业,以引进资金、人才机制和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突出市场主体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物流企业向综合化、一体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强化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着力解决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发挥主导作用,强化规划编制及组织实施、政策制订、考核评定等职能;加强物流工作专业队伍建设,调整和强化物流业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领导协调机制,逐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在贯彻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针对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紧随国家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与通用性标准、安全卫生和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标准。

  鼓励物流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现代物流信息化等关键物流科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有发展潜力的重点现代物流项目可申请省、市专项资金支持。调整完善物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货物实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新兴物流技术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节点的应用,推广专业化的立体化存储仓库在全市仓储业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高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业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物流发展,对重点物流项目允许贷款减息,对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的物流企业进行扶持励,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物流企业发放信息化建设补贴资金,对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和设备的项目发放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

  紧密国内外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动向,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研究信息化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政策、理论和战略研究活动,探索符合高新区实际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制定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并完善现代物流统计报告制度,改进现代物流绩效评估方法,开展制、常规性的评价工作,发布现代物流业年度报告,并将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纳入到和企业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中。

  加大高新区现代物流业的对外程度,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现代物流领域的范围,引入新的经营模式、新的服务和新的服务产品,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企业运行机制;鼓励市内重点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全面的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水平;有计划地组织物流业高级管理人才到物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提升其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文章马伊琾度假

  

关键词:现代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