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连港新进的车厘子都已送入大连港冷库,顺利进入大连冷链物流运输环节,助力大连港服务好春运期间人民的生活需求。
位于西北太平洋中枢的大连港,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更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是转运远东、南亚、、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冷链市场急剧扩张,大连港为进一步服务好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自2012年来就开始布局冷链产业建设,“出手”一系列新策略、新方案,加速港口冷链发展。
2016年,大连港成为当前国内最大冷链物流和第二大冷鲜货物进口口岸;2017年,大连保税港区内冷库规模已达到40万吨。
近年来,冷链物流利好政策频出,提前布局冷链建设的大连港,在各级部门及相关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迈入冷链物流发展快车道,冷链物流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冷链物流是大连市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大连港集团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更是把大连港建设成为现代高端服务功能融合发展载体的重要举措。
据分析,大连口岸香蕉、冻鱼进口约占市场份额35%、49%,肉类货物进口量也在持续上升中。大量“引进来”、“走出去”的海鲜、水果、肉制产品在大连港分拨、转运,港口市场需求极大,冷链发展亟不可待。
大连港搭乘“一带一”等国家战略东风,不断创新冷链模式:大连港开通冷藏集装箱班列,年发运量约1800TEU,实现冷藏货物的大批量、全天候运输;开通国内第一列全冷藏集装箱过境班列,建立了一条稳定、高效、便捷的冷藏产品贸易全新物流通道,减少了60%的运输时间。此外,大连港毅都公司创新研发的自发电冷藏集装箱挂车,通过甩挂运输方式提高车辆运行效率,使得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
大连港已形成我国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冷链物流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集保税港区、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及冷库群于同一区域内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百余家国内外物流企业产品入驻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其中不乏大连港毅都冷链、恒浦、獐子岛中央冷藏等大型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服务功能涵盖水产品、水果、肉类等各货种的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贸易与分拨配送,保税港区内冷库规模现已达到40万吨,预计2020年形成100万吨级冷库群及冷链物流配套产业群。
“大连港各物流企业还在大力研发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大连港毅都冷链副总经理吴毅刚介绍说,“毅都公司现拥有冷藏集装箱拖车120台,计划于三年内增加至1000台,用于公干线运输。城市配送方面,也将研发推广新型冷藏、冷冻车,投放3000台城市货的,实现从配送中心到智能终端的无缝衔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进口食品保障通道。”
在互联网、平台化浪潮的拍打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助力港口冷链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大连港集团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生鲜产品质量、加大了物流成本。为改善这一问题,大连港正在加快建设无缝透明的公共冷链信息服务平台,全力打造冷“互联网+”冷链物流追溯平台。
“冷链物流追溯平台是以物流链、金融链、货物动态为依据,以产地、加工、运输、港口、存储、配送为链条的货物流通追溯体系。追溯平台通过整合各地物流相关系统和供应链金融系统,能实现企业经营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上下游企业资金流和物流的实时控制,以及金融服务风险率的有效降低。”大连毅都冷链软件主管丁智华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冷链物流追溯平台是由可查证来源、追踪去向的追溯系统,整合堆场配置和车辆调度的堆场管理系统,整合仓库配置和月台调度、实现立体库位图形化管理的仓储管理系统,优化运输成本、提度效率运输管理系统,以及对接堆存和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库存保全的供应链金融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
追溯系统是冷链物流追溯平台的核心系统。通过追溯系统,B端客户只需提供单号,就可实时追踪货物口岸状态、关检情况、堆存信息、金融质押状况、物流配送等相关信息;C端客户可依据追溯码,及时了解商品来源、加工运输、质检情况、配送信息等。追溯系统在产品产销过程中无疏漏、全方位的,将为消费者提供“看得见”的安全食品,为企业提供“摸得着”的改善方向。
整合堆场配置和车辆调度的堆场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式,形成卡口、中控、车辆、堆场作业网络式联动执行的可视化管理,加强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堆场管理系统建立的统一调度中心,有助于制定可行性疏港、堆捣规则,实现任务和资源的统一分配,进而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未来,大连港将以“大窑湾冷链物流园”为核心,着力打造冷链物流供应链与全程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创新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和推进“互联网+冷链”工程,提升冷链技术及信息化水平,实现冷链物流向高层次、高端化发展。
自2012年布局冷链产业以来,大连港始终以将港口打造成东北亚冷链物流中心、把“大连港毅都冷链”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冷链核心运营商为发展目标。
如今,大连已成为当前国内最大冷链物流和第二大冷鲜货物进口口岸,兼职小娇妻口岸的冷链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
每年从大连港进口的冷藏集装箱超过20万标箱,进口水果、冻肉等冷藏货物份额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菲律宾的香蕉,智力的车厘子,、的肉类、海鲜都已经成为的餐桌食品。冷藏水产等国际中转业务也正以60%的年增速快速发展。
为更好地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大连港在推行落实三互工作模式的同时,还丰富查验模式,以技检查验方式配合人工查验,简化查验流程,提高查验效率。
此外,大连港还依据季节性变化及货物性质,适时调整查验方式,为进口香蕉及肉类货物查验提供保障,提升查验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今后,大连港还将依托“中韩俄”物流大通道,积极对接“一带一”,实现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的大跨域发展,促进港口冷链产业的升级换代,努力打造东北亚核心的冷链交易、中转、分拨物流。
吴毅刚透露,“未来,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大连港成熟的码头、物流、支线、信息、内陆营销、航线营销等服务网络,发挥大连港水陆运输、铁运输、环渤海中转网络等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互联网+优势,建设口岸冷链物流供应链平台、冷链电子商务平台、口岸冷链金融与贸易平台,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功能,为发展建设国际冷链中转建设奠定基础。”
近年来,大连港通过实施“立足大连、辐射东北、覆盖全国”的布点战略,将冷链服务网络从北自南延伸至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初步形成了具有网络化、一体化、互动式发展格局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为尽早实现全国冷链物流第一港的目标,大连港紧紧抓住冷链产业快速增长的黄金机遇期,提出建设以大连为口岸、以沈阳东北冷鲜港为中心、以、、通辽等为支点的东北冷链物流体系布局,规划建设以华东、华南、华中等冷链物流区域为节点的全球冷链物流体系,实现网络布局的快速扩张,打造大连港冷链物流服务品牌。
目前,大连港在建的冷链项目包括大连、沈阳、郑州等三个城市,规划建设项目有、、上海、广州、,目标阶段项目有、等八个城市。其中,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东北冷鲜港”项目是大连港抢抓东北振兴机遇的一个重点民生项目,也是大连冷链网络体系向东北腹地延伸的重要节点。
沈阳东北冷鲜港总投资30.7亿元,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规划储量70万吨,目前已开工24万平方米,建成的16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大型冷链仓储、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交易于一体的专业产业园区。2017年9月,东北冷鲜港首次完成进口冷冻肉品的报关、报检、查验及通关全过程,成功将大连港口功能复制到沈阳。
“东北冷鲜港的设立,汇聚了沈阳以及东三省的经济增长力量,利用大连港港口优势条件,克服了跨区通关等一系列难题,通畅了港口与腹地的冷链物流通道,降成本提效率,实现了港口端+内陆端联动发展。”吴毅刚说。
“华中冷鲜港”是大连港与河南机场集团于2016年携手共建的冷链项目,是全国首个海港与空港冷链业务合作项目。项目投产后,国外产品可跨洋直运中原大地,实现“海港端”+“空港端”联动发展。
此外,大连港还在积极与广州港洽谈合作建设“华南冷鲜港”项目。华南冷鲜港项目将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弥补华南区域冷链节点的空白,与大连、沈阳、郑州等枢纽节点相互配合,形成南北呼应、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
从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大连口岸的冷链货物吞吐量正逐年攀升。以大连口岸作为集散地,进口冷链货物覆盖了东北四省区及华北大部分地区,为百姓菜篮子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今后,以“大连港毅都冷链”为主体进行冷链顶层设计的大连港,将通过东北冷鲜港、华中冷鲜港、华南冷鲜港等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冷链发展,实现港口与冷链的互助成长,让市场和资本良性循环发展,更好地服务强国梦想和“一带一”。(见习记者 杨柳 特约记者 臧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