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船智能:深度聚焦 奋力开拓 走高质量发展之——访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董事、总经理徐信荣(本刊记者 任芳)
井松智能:深耕仓储物流,实现逆势突破——访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凌(本刊记者 林振强)
德马科技:走高质量发展道,穿越行业发展周期——访德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智能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吴中华(本刊记者 喜崇彬)
世仓: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不断提升核心能力——访世仓智能仓储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任玲(本刊记者 江宏)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物流装备企业也感受到增长的压力,如何在不确定的中寻找增长点,成为企业管理者们当下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外部形势,唯有提高企业的“韧性”才能抵御冲击,从而穿越危机获得持续增长。
如果要给2023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总结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不确定性”。虽然新冠疫情逐渐离我们远去,但带来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黑天鹅事件频发,种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的应变能力和能力形成。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而增强企业的韧性,成为在复杂中求发展的最好选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使得仓储物流场景数字化、供应链内的元素相互连接、供应链决策更加智能,助推仓储物流的全面升级,并带动了物流装备技术领域的大发展。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持续影响,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市场主体普遍面临着经营困难、利润下滑、资金断流甚至破产等挑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在这些困难和挑战中,冲击最大、最直接的往往是中小微市场主体。物流装备企业大多也不好过,“难、卷、熬、累”成为大家共同的感受。
由于我国物流装备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与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与系统集成商相比仍存在一定不足。例如,在市场竞争力方面,我国物流装备技术行业的基础仍较为薄弱,在技术积累、产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在物流设备的关键基础部件、产品创新能力、企业规模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在行业集中度方面仍然较低,仅有部分企业具有从工艺研发、流程设计、生产加工到系统集成等多环节的整体协调控制能力,数量众多的中小规模企业则主要在低端领域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普遍,不仅难以形成品牌效应,而且不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此外,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不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行业加速内卷、不确定性激增的当下,物流装备企业如何才能实现“韧性增长”,成为领导者面临的更为重要与紧迫的问题。
“韧性”原本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后恢复原状或修复的能力,近年来这一词汇在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要实现“韧性增长”,也就是高价值的增长、穿越不同危机阶段的持续增长。
企业要实现“韧性增长”,需要具备几方面能力:一是对变化的敏捷认知能力。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能够快速变化,并对做出预测,从而快速响应。二是强大的供应链网络连接能力。面对需求的大幅波动,单一企业往往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外部的供应网络,动态调整供给能力,从而企业的经营。三是持续创新能力。通过产品、工艺流程等方面升级,以应对外部变化与干扰,维持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应对突发负面冲击的能力,尤其是流动资金、存货管理、人员弹性管理体系等,能够在冲击中。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与升级,同样离不开众多具有韧性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能够从危机中快速复原,走出困境,还能利用每一次危机带来的成长机会,实现在逆境中持续增长。
对于“韧性增长”的认知,物流装备企业也有自己的体会,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昆船智能为构建“韧性增长”的能力,主要从三方面发力,包括聚焦行业,集中资源对细分领域做深、做透;向下挖掘,优化交付与供应链的管理;平行扩展,即为现有客户和行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在供应链管理优化方面,2023 年上半年昆船智能全面推进实施LTC(线索到回款)流程管理方法,以LTC主线逻辑统领业务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效率。通过LTC流程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信息收集流程、内部资源调动流程,积极参与项目投标获取业务订单;压缩项目实施的施工时间,进一步提升运营周转效率。
精星除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组织灵活性,确保流程的“韧性”外,还不断强化立体仓库核心业务多元化优势,扩大新增长点,降低减少因市场需求减弱的平库业务依赖,从而确保核心业务的“韧性”。并且,还努力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精星结合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三方面的风险特征,通过实际的预测和评估,做好防止措施,降低企业出现风险的可能,确保风控“韧性”。
仓看来,物流装备产品/项目具有定制化程度高、方案和场地变化多、项目交付和付款周期长等特性,因此为了增强“韧性”,世仓特别注重产品与客户定位、项目安全与顺畅交付、存货与应收款管理、组织效能、风险预防与应对等方面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项目安全与顺畅交付”能力,无论是物流集成商还是设备制造商,都是其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也是增强其发展“韧性”的重要方面。
尽管物流装备企业实现“韧性增长”的方式和重心略有不同,但基本是围绕产品、技术、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展开,通过练好内功,来更好地应对复杂下的挑战,实现长远健康且高质量的发展。
在业务上高度关注核心业务,通过创新研发将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到极致,是物流装备企业最为看重的一点。例如,德马科技以自动化输送分拣设备制造和解决方案提供见长,为实现产品创新,德马科技将分布式、边缘计算等概念融入产品设计中,不断将计算能力进行下沉分布到设备上,提升现场设备的边缘计算能力,从而降低对上层集中式PLC和控制系统的依赖,显著降低电控成本。
世仓在四向车产品上围绕六大核心技术进行升级:运动控制算法、行走/提升驱动机构、安全技术、模块化平台化设计、智能交互、高精度快速定位技术。同时,大规模多车调度系统取得突破,可实现同层百台级四向车系统规模化应用;单机智能控制实现四向车自主规划控制、未知地图快速构建、智能避障或绕行,在产品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快速交付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昆船智能为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孪生、5G+工业互联网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和实践,如研发出5G-堆垛机、5G-RGV、5G-AGV等系列产品,以及采用5G工业智能网关的5G物流设备产品,实现5G技术与装备的结合。为了满足部分大型制造企业的自动排程管理、混合码垛以及流通业的溯源追踪需求,昆船智能也进行了相应的产品研发。
加强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运管能力和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提升组织管理能效,应对风险与危机的发生。在这方面,井松智能不仅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建设来实现升级,如推动PLM系统和ERP-MES系统上线,还持续优化采购、生产、研发、项目交付和销售服务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治理和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公司经营管理合规以及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经营效率,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水平。
此外,物流装备企业也格外重视加强团队建设和人员培训,培养员工应变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如精星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才储备的“韧性”。井松智能也组建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较强、项目实施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并且高度重视研发体系的建设,创新研发中心分布在上海、杭州、合肥,设立长三角科研一体化战略,汇聚全球科创研发人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韧性能力的打造,与企业领导者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具备自强不息的企业家,以持续创新、强大社会责任对危机与变革,积极探索生产自救、经营转型、效益提升的有效方式,带领企业实现基于韧性的逆势增长。
总之,企业要实现“韧性增长”需从多方面入手,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步骤,才能提升企业的韧性,增强企业在竞争激烈和不确定性高的市场中的持续发展能力。
实际上,由于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物流装备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智能物流装备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
不过,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增加,物流装备企业需要做好迎接寒冬的准备。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产品和服务升级。“韧性”是企业适应和应对外部变化的能力,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石,实现“韧性增长”将成为企业需要长期的重要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