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综合物流> 文章内容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发布时间:2016-1-2 21:07: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8日由钢铁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并于1997年分别在联交所(股票代码:0347)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000898)挂牌上市。注册资本为72.34亿元。鞍钢股份是国内大型钢材生产企业,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热轧产品、冷轧产品、中厚板及其他钢铁产品。鞍钢股份公司能够生产16大类品种、600个牌号、42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鞍钢”牌铁用钢轨、船体结构用钢板、集装箱用钢板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14年,公司生产铁2178万吨、钢2145万吨、钢材2005万吨。

  一、企业简介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8日由钢铁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并于1997年分别在联交所(股票代码:0347)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000898)挂牌上市。注册资本为72.34亿元。鞍钢股份是国内大型钢材生产企业,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热轧产品、冷轧产品、中厚板及其他钢铁产品。鞍钢股份公司能够生产16大类品种、600个牌号、42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鞍钢”牌铁用钢轨、船体结构用钢板、集装箱用钢板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14年,公司生产铁2178万吨、钢2145万吨、钢材2005万吨。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是钢铁集团公司国内物流业务的管理和运行平台,业务覆盖范围涉及汽车运输管理、铁运输管理、海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成品库、原燃料场、港存物料、内贸现货仓储),包装、加工等核心业务;负责钢铁物流战略规划设计、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物流方案策划等;是钢铁集团公司物流系统的枢纽,其业务关系着企业众多项目的发展,物流中心不仅要从企业的供应链各环节上考虑,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得生产、销售和客服都做得最好。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系统建设前存在的问题

  1、储运管理

  鞍钢钢铁产成品收、发、存业务相关功能无信息化支撑,例如运输计划管理、准发计划管理、发货管理、返厂管理、存货管理、订单管理等业务完全由手工操作,统计时间长,数据分析大大滞后,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决,随着鞍钢产销ERP功能不断的建设及鞍钢股份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人工手工操作鞍钢产成品的收、发、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

  2、海运管理

  海运输是承担鞍钢钢铁产品物流的主要载体,鞍钢生产进出工艺环节,从原料、燃料的到达、成品输出等大部分都需要由海运输承担,海运的顺畅直接关系到鞍钢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计划执行及生产经营的顺畅以及对客户所购产品到货及时性、成本经济性、信息完整性的保障。由于鞍钢海运业务涉及面广,相关物流作业依旧是原始的手工作业,手工绘制各类作业图表;所有作业信息的传递均通过电话和简单的电子表格运行传递的方式进行。这使得作业图表绘制量大,信息量不够充分,解读图表困难,信息传递的速度太慢,出错率高。劳动强度大,使得调度人员难以把精力集中到研究如何优化海运物流方案、提高海运效率上来。落后的运输管理系统不但跟不上鞍钢生产发展而且阻碍其高效运行,更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难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由于不能实现信息,不能实现透明化管理,购买鞍钢产品的客户经常因为信息不完整,增加库存并增加资金占用。

  3、铁运管理

  铁运输是承担鞍钢物流的主要载体,鞍钢生产各个工艺环节,从原料、燃料的到达、生产工序间半成品的转运、成品输出等80%的物流量都需要由铁运输承担,铁运输的顺畅直接关系到鞍钢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计划执行及生产经营的顺畅。由于鞍钢铁运输生产涉及面广,各车站和各个作业区中作业方式依旧是原始的手工作业,手工绘制各类作业图表;所有作业信息的传递均通过电话和随机车运行传递的方式进行。这使得作业图表绘制量大,信息量不够充分,解读图表困难,信息传递的速度太慢,出错率高。劳动强度大,使得调度人员难以把精力集中到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上来。落后的运输管理系统不但跟不上鞍钢生产发展而且阻碍其高效运行。

  4、公运输管理

  公运输手工统计报表,统计时间长,数据分析大大滞后,影响公运输的经营与决策效率;单车财务核算手工计算,统计分析时间长,不能满足公管理需要。随着鞍钢股份公司的运输业务的市场化运作,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单车财务成本,手工作业计算复杂且统计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公运输的管理需要。

  (二)解决思

  1、借助信息技术实施流程和业务整合,构建鞍钢股份运输资源子系统提升鞍钢运输管理水平。利用最先进的业务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实现手段实施流程和业务整合,从而构建涵盖鞍钢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运输业务,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和管理的鞍钢物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运输组织优化资源、系统整合、集中一贯、精干高效的管理;同时也解决鞍钢运输业务如何向满足核心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转变;为鞍钢大物流体系整合一体化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为物流管理的集成,信息化、多功能、战略合作以信息和数据逐渐取代原始运输工具,成就占据高端价值的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可能的平台。

  2、构建覆盖鞍钢股份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业务的大物流系统,支撑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

  将物流资源数字化,统一构建物流信息平台,便于迅速整合物流资源统一掌控。进而合理调配和利用这些资源;物流平台设置管理与作业流程的统一标准,有助于固化标准化流程,形成规范和统一的物流体系,进而统一物流运营的管控模式;支持迅速、准确地完成商务结算,以合同和订单为主线,全流程物流成本。引入配载优化和线优化等概念控制物流成本。以鞍钢体系内业务为基点,建立物流平台与鞍钢内相关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业务的协同、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社会化业务的协同支持。通过系统将物流数据集中起来,以此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鞍钢股份物流综合信息系统由储运系统、生产调度系统、港口物流信息系统、铁运ERP系统、公运输系统等信息系统组成。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设计方法,即先进行严格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再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实施。

  (二)系统集成设备及系统软件设计

  1、 储运管理系统

  (1)服务器结构设计

  产销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开发测试服务器、报表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组成。其中数据库服务器为2台IBM P595小型机通过HACMP构成高可用CLUSTER,数据库对外持续稳定提供服务。配置为24C(1.9G),96G内存。应用服务器为2台IBM P590小型机通过HACMP构成高可用CLUSTER,配置为16C(1.65G),32 内存。开发测试为IBM P595服务器的2个分区,配置为4C(1.9G),16G内存。报表服务器为IBM P570服务器,配置为8C(1.9G),32G内存。备份服务器为IBM P630服务器,配置为1C(1.45G),1G内存。

  (2)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4台IBM存储服务器及5台SAN交换机组成SAN网络为服务器提供多链冗余的存储空间。包括3台IBM DS8100、1台IBM DS4400服务器,分别存放产销开发、测试、运行、报表数据。采用IBM 3584带库实现数据库备份、日志归档等工作。

  2、港口物流信息系统

  (1)服务器结构设计

  本系统作为产销ERP系统扩展,与产销ERP共享2组服务器,其中包含2台应用服务器(通过HACMP实现服务器间的冗余)、2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HACMP实现服务器间的冗余)均采用IBM POWER5系列小型机,并通过SAN网络连接两台DS8000存储系统在数据级别的冗余。其中应用服务器的硬件配置:16个1.65GHZ 高速缓存微处理器、32G系统内存;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24个1.9GHZ高速缓存微处理器、96G系统内存。

  (2)通讯中间件MQ配置方案

  港口物流整个业务系统的中间件安装于两台P590应用服务器上。Websphere MQ了MES与ERP系统之间的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在存储设备上建立MQ的卷组(mqmavg与mqmbvg),并在该卷组上建立MQ的两个文件系统(分别是/var/mqm/nodea和/var/mqm/nodea/log)。在两台应用服务器上分别创建队列管理器处理MES与ERP质检的消息传输达到两台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即使发生单点故障,另一台应用服务器的队列管理器会接管故障服务器的原有通讯业务。

  (3)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数据库是一个系统的核心,它好比人体的大脑,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成败,该系统采用IBM企业版数据库软件 DB2并配置HADR,分别在两台DS8000上建立数据库,了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3、铁运ERP管理系统

  (1)服务器结构设计

  选用两台IBM P55A作为中心服务器。两台IBM P55A采用相同的硬件配置:2个 2.1GHZ 36MB L3 高速缓存微处理器,共16GB DDR2 533内存,两块73GB 15K rpmSCSI硬盘。配置2GB光纤通道2,8口232RS-422PCI总线,3125串口线1条,1组CPU电源管理,双1000MB以太网口,双光纤网口,AIX操作系统,双机热备软件HACMP。系统安装设计见图。

  服务器结构设计

  (2)通讯中间件MQ配置方案

  Web sphere MQ了鞍钢ERP铁运输资源系统与集团ERP系统之间的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在存储设备上建立MQ的卷组(mqmvg),并在该卷组上建立MQ的文件系统(/var/mqm/)。在主机1上创建一个队列管理器,所有鞍钢ERP铁运输资源系统与集团ERP系统之间的消息收发及处理全部通过该队列管理器。

  (3)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设置两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有一台P55A(A机),用于RDIS运行;另一台P55A(B机),用于dbdev运行。这样,数据库的设计将要涉及2个库,分别为RDIS运行数据库和RDIS开发数据库。其常状态下A机使用运行数据库实例,B机使用开发数据库实例。每个数据库在各自的实例下运行,当A机出现异常时,B机通过HACMP接替A机使用运行数据库实例。

  (4)作业计划无线传输子系统

  主要由无线传输地面部分,机车移动接收部分,信息接口部分(信号员终端)三部分构成。鞍钢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与作业计划无线传输子系统还进行票和机车调度令的传送。信号楼运转员和机车厂调度将票和机车调度令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机车移动接收装置,机车司机可以查看票和机车调度令信息,并通过微型机打印机打印来,传递给调车员进行作业。同时机车接受装置能发回反馈信息,以确定票和机车调度令是否接收完整。见图。

  无线传输子系统

  4、公信息管理系统

  (1)服务器结构设计

  系统建设初期为减少投资,采用两台DELL PowerEdge6800,并建立NLS群集,初期运行的需要,在使用及开发过程中,由于数据量的、程序量的不断增加,采购两台同样配置的DELL PowerEdge6800、DELL PowerEdge4500、两台DELL PowerEdge700作为系统IIS服务器(共七台)以及一台DELL PowerEdge29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2)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由于本系统数据量较大,数据交换频繁,采用两台DELL PS6000磁盘阵列,满配磁盘存储数据采用RAID0格式化磁盘,双机热备,了数据的安全。

  (三)应用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1、储运管理系统

  储运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仓库输出资源、仓库输出资源查询、口能力资源、口能力资源查询等功能。

  运输计划管理:主要包括局月铁运输计划管理、厂内月铁运输计划管理、日运输计划管理等功能。

  准发计划管理:主要包括普通准发计划管理、转库申请管理、转库发货准发计划管理、外储发货准发计划管理等功能。

  发货管理:主要包括厂内库发货管理、外储库发货管理等功能。

  局返厂管理:主要包括返厂信息录入、倒装通知单打印、倒装/卸货计划制作、返厂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

  集港管理:主要包括到港管理、装船发货等功能。

  查询管理:主要包括订单执行查询、库存查询、发货记录查询、运输报表、仓储报表等功能。

  2、港口物流信息系统

  (1)系统应用架构概念模型

  本系统完成物流中心港口钢铁产品信息化全部功能,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决策分析层、经营管理层、执行层。

  决策分析层:主要包括多种物流方案的成本分析、综合统计与物流方案决策支持。

  经营管理层:主要包括合同管理、海运协议管理、仓储管理、租船配仓管理、离港管理、财务管理系统。

  执行层:主要包括PDA数据采集系统、制造系统等。

  (2)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可研和需求分析报告,整个系统采用C/S结构的三层架构,设服务器两台,磁盘阵列一台,全部利用炼铁厂现有的两台P55A小型机及一台DS4700磁盘阵列,服务器内存为8G,磁盘阵列的磁盘为7146G。

  两台服务器配置成RAC集群。系统结构见主机系统结构拓朴图。

  PDA数据采集系统与港口物流管理系统的交互方式采用Web Service分布式应用。

  (3)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在初期建设阶段充分考虑到将来新增系统的扩展需要,满足将来的扩展。这种扩展必须在不改变原有系统架构体系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系统能力的纵向和横向扩展。系统处理能力需求集中汇总,对硬件资源统筹设计规划,提高系统整体投资利用率。针对不同服务的运行特点,配置技术特性最为合理的硬件资源,确保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4)应用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主要功能有海运协议管理、库存管理、开限管理、租船、配船管理、离港、甩货、管理、费用计算管理、预警管理、接口管理、综合统计、系统。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分海运协议管理、库存管理、开限管理、租船、配船管理、离港、甩货、管理、费用计算管理、预警管理、接口管理、综合统计、系统等主要业务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海运协议为主线实行业务集成,使库存管理、开限管理、租船、配船、离港等信息的相互支持与信息共享。

  3、铁运ERP管理系统

  (1)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鞍钢铁ERP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一个四层的软件架构。分为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访问控制和数据库等四层。见图

  软件架构

  ( 2)应用中间服务器解决C/S体系架构系统更新疑难问题

  本软件系统开发的整体结构采用目前技术成熟且能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设备利用率的C/S体系架构和开发。C/S的致命弱点是客户端多系统更新难,无法根本系统的一致性,本系统自动更新程序采用B/S架构,.net开发平台和C#开发语言相结合的方法,由中间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组成,通过使用自动更新程序解决了系统客户端程序部署的问题,无需人员亲赴现场,只需在自动更新中间服务器上通过服务端程序将待更新的程序发布,运行客户端程序时自动将发布的程序下载到本地,完成程序更新操作,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见系统结构图。

  客户端系统更新

  (3)系统组件设计

  车辆分布组件是根据各级调度作业定制开发的一个应用组件。此组件采用.net开发平台,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各站场车辆及机车的、状态和属性及其分布情况。同时为各种车辆作业提供基处服务,如车辆选取、数据更新、车辆调度等。报表生成组件主要负责生成和打印各种报表,由于系统内的统计报表格式比较复杂,使用传统的报表软件几乎无法实现。本系统专门开发了这个报表生成组件,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自定义打印,可以满足系统内的所有报表格式的打印,使系统的适用性大大增强。

  统计图表组件采用.net平台开发,针对本系统内多种多样统计图表样式及表现形式,该平台可以通过灵活的属性设置功能一一加以实现;同时提供打印及保存为图片功能,使用户对所需信息的查看及查询数据的归类存档等操作更加方便。图形显示模式分为线形图和柱形图二种方式。

  调车作业技术图表组件采用.net开发平台,利用车站调度进行的解体作业、调车作业、取送车作业、列车作业等操作信息,自动绘制完成。成功解决了原有人工绘制图表带来的图表信息不准确、及时,绘制图表耗材大等弊端。同时调车作业技术图表组件在自动绘制调车作业计划过程的同时,又可以查看其作业车辆的详细信息,使用户可以更直观、全面掌握其作业的相关信息。

  (4)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定位为鞍钢ERP系统具备与公司数据交换和提供信息的接口,总体功能情况如下:

  实现局到达列车预报及货流情况分析;显示列车车次、编组信息,预计到达时间等。

  实时查询和掌握鞍钢铁运输车辆动态分布;在鞍钢厂内每一调车场显示局车辆及厂内车在线上作业情况,实现货物品名、车号、车辆作业时间等全方位。

  全方位显示货流动态分布;通过任意查询,可以了解鞍钢厂内货流流向、大原燃料分布、具体停留车场、道位、装载车辆等信息。

  实时查询鞍钢厂内局车、厂内车运用情况、车辆数量,保产情况,车辆集结、车辆流向情况,包括返厂车分布、返厂原因等。

  能够实现对历史车辆及历史作业过程的查询等功能。

  实现各种运输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4、公运输信息系统

  鞍钢公运输集中管理系统包括用车需求计划管理、运输公司计划管理、配车计划管理、运输信息管理、计划、车辆管理等功能。系统规范化的流程对原有随意的业务操作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替换原有粗放的人工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准确性。同时能对管理人员计划执行,运输信息提供支持。

  (四)管理创新

  1、 储运管理系统

  由于ERP储运子系统作为ERP产销系统的子系统,开发时间较早,主要承担产成品收、发、存业务相关功能。系统包括运输计划管理、准发计划管理、发货管理、返厂管理、存货管理、订单管理等功能,实现了销售产品从入成品库到发出全过程的系统与管理。取代储运原有人工管理模式,奠定鞍钢储运管理信息化基础,统筹规范各产线成品库管理与发货流程,提高信息准确率和现场作业效率,为销售物流相关系统提供最基础数据支持 。

  2、港口物流系统

  (1)物料标识创新----二维条码管理

  物流中心提出创新物流标识方案,在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线材厂、中厚板厂、热轧2150、硅钢厂、冷轧厂、热轧1700、热轧1780、鲅鱼圈1580等的产品成品发货时应用二维条码管理。

  二维条码存储的信息量见下图:

  序号 信息项 位数规范 备注

  订单号 9

  子项号 2

  外销合 14

  收货单位 60

  品名 6

  最终用户 30

  起运港作业区 30

  目的港作业区 30

  包装日期 10

  检查员 8

  号 8

  重量 12

  规格 40

  材质 15

  捆号/卷号 39

  支数 3

  通过二维条码管理物料的唯一标识实现为PDA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对于理货、出库的电子管理奠定了基础。

  (2)全程创新----PDA数据采集系统

  鞍钢目前在厂内已设置了RFID设备,物料在厂内到装运港实现了信息,到到港后信息缺失。之前鞍钢发往港口公司的货物到港后,由于港口仓库没有信息化系统支持,很多理货工作还依靠人工进行管理。即在验收鞍钢各工厂来货时,需要理货人员到现场手工来记录物料号、车号等信息情况。然后人工把信息传递给国贸港口公司仓储人员,仓储人员再以人机交互形式把信息录入到国贸现有的港口信息系统中,在系统中完成租船、配船、出库等操作后,通过系统打印出库通知单,再传给港口公司理货人员完成货物的出库装船操作。在此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往往存在一定量数据错误及信息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货物的验收时间,使订货客户在时间及上造成损失。为了满足快速生产理货、出库业务需求及时为客户服务的旨,本次系统增加PDA物料采集系统。

  网络示意图如下:

  采用数据集中方式,将各区域仓库所需信息集中存储在本部核心机房内,便于信息统一管理和,即节省成本,又利于系统扩展。

  采用运营商的3G APN专网,较之3G公网模式,虽然在费用上会有所增加,但是极大地了鞍钢内网安全和数据传输的安全;并且APN专网能够网络带宽,对日后鞍钢集团物流系统的应用和其他系统的移动化应用,会建立良好的平台基础。

  (3)仓储管理创新----电子理货优势

  原来是人工理货,现在通过PDA条码扫描系统自动和产销系统的发货数据进行比对,正确后物料自动入库,实现电子理货。

  物料出库时系统自动向PDA服务器发送出库指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PDA查询需要装船出库的物料信息及货位堆放情况找到物料,然后通过扫描实物的二维条码,系统自动与出库单比对正确后出库,否则提示物料选择错误,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装错料的发生。

  (4)运输计划创新----自动配船选货

  为了避免配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影响配送时间,系统按照客户订货时间、开限时间等条件自动配船选货。此功能将以前30分钟/船的配船时间缩短为2秒钟,并且减少差错率,确保物流方案是按照客户订货时间、开限时间优化完成的,压缩客户资金占用时间,提高客户资金周转率。

  (5)流程再造创新----车船直取模式

  电子理货、自动配船实现了钢铁产品生产厂与运输作业单位、港口装船相关单位的无缝链接,实现了货物到港不落地,车船直取,从而提高港口周转率、提高运输效率、缩短物流时间,提高整个供应链绩效最优的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真正为客户带来了到货及时性、成本经济性、信息完整性的物流服务。

  (6)供应链管理创新----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原港口理货按照车进行理货,会产生很多弊端。如果一车物料为二位以上客户的话,如果其中有一家客户货款没有补齐那另外一家客户的物料也不能按期配船发货;另外客户货物的保险管理也存在不精细的问题。

  按物料精细化管理对于的追踪查询非常有利。另外也规划了保险的流程及投保通知书格式。原来人工管理没有系统支持,保险费是按照货物最高价格进行投保,造成每年都多缴保险费用。系统运行后管理到物料明细及订单明细,每笔保险费用都是精确到具体货值进行投保。出现需要保险理赔时,每个物料的实际货值从系统中就能查询出来。

  3、铁运ERP系统

  (1)运输技术管理创新之一

  首次提出货车新八项技术作业过程:(待解、待送、待配、待卸、待装、待取、待编、待发),便于车辆过程描述和表现清楚。

  通过在系统中建立车辆状态(待解、待取、待送、待编、待发、待配、待装、待卸)转换模型,各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均在各种业务操作中自动进行,见下图。

  本系统中,运用车的作业过程实时都有八种状态显示,而且这是与八项技术作业过程相对应的。在统计分析部分还专门设计了《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统计表》。使车辆作业过程清晰明了。见下图。

  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统计表

  (2)运输技术管理创新之二

  在鞍钢范围内全面实现“新号码制”管理。“ 新号码制” 取代 “非号码制”:创建了“班停时”、“班前停时”、“班站停时”三个指标的“新号码制”新理论,彻底地弥补了“号码制”方法直接计算出来的时间指标不能用来考核班组的不足和缺陷。

  “号码制”理论指导下的ERP系统运行之后,解决了局到达列车人工操车号问题;网络货票、自动发车解除了“票随车走”、“车、票、表三相符”的负担;调度人员由原来的“纸上图表作业法”过渡到“网上作业法”,更简单、更快捷、更具体化。

  (3)运输货运管理创新之一

  “ 网络货票” 取代 “纸质货票”。《网络货票》首开先河,掀开了铁运输货票史上新。在中国尚属首创。

  (4)运输货运管理创新之二

  货运实时统计设计与应用。货运管理是我们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输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ERP系统货运管理是对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货运基础信息的采集、统计与管理,主要包括:货票管理、费用签证单管理、统计图表与报表管理,见下图。

  系统以网络货票信息为中心,以号码制管理为依托,以各车站和作业场所为基础信息源点,统一编排现有车辆和机车,实时收集处理车流及货物信息,实现了鞍钢全厂车流和货流信息资源互访和共享,更加有计划、有预见的组织车流,组织货物的装卸作业;实现了货票的网上传递;各种作业图表自动生成,取消了原有的纸制生产作业图表手工填画;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动态查询;实现了铁运输动态作业的生产报表、运费实时统计。

  货运调度管理功能结构

  (5)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创新

  “ 网上操作牌” 取代 “人工操作牌”。为了确保安全,列检部门与车站实行“操作牌”制度。谁占线谁拿“牌”。列检部门进行列车技术检查或试风时,必须拿到占线“操作牌”。全铁运公司有11个列检所,每个列检所平均有15个牌,共165个牌,平均每天取两次,共330次。不管是寒风刺骨,冰雪滑,还是暴风骤雨,交加,列检人员都要横跨多条铁线往返于车站调度室330次。既不安全,又特辛苦。

  系统设计了“网上操作牌”,实行“网络联锁”,而且还加了“密码”以确保安全。系统实施后,杜绝了由于调度人员失误给列检人员带来的危害,从而更多的保障了列检人员的安全。鞍钢铁运公司取消“人工操作牌”,实行“网上操作牌”,具有划时代意义。

  (6)运输调度指挥管理创新之一

  推行“扁平化”,实现“流程再造”。在我们ERP系统中,力求扁平化管理,促进流程再造。如:车站由调度管理改为二级调度管理;取消原来的区调度、车站货运调度和报告员,增设车站计划调度;原来各区调度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改为站计划调度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统一指挥机车,提高机车作业效率,强化了集中、统一、全局思想。

  (7)运输调度指挥管理创新之二

  交时间的。铁运输传统的交时间是6(18)点,实际生产中很难实现,鞍钢铁运输部门一直以来都执行两套交接时间即:实际时间8点和19点,过表时间6点和18点,系统投入运行后“两点”合一成为可能,统一为8点和19点,不仅加强了管理,又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工作主体与工作效果的统一,做到了本班任务自己完成,消除了“我为它班干活、它班为我干活”的不情愿性和不安定性。保持了生产的节奏性和性。了生产的正常秩序。

  4、公管理信息系统

  (1)物流通知创新

  物流到货短信通知,改变原有方式,只要客户开机,就能收到到货通知短信,信息不遗漏,短信发送记录存储在系统数据库,可以完全追溯,发现漏传系统自动补传,做到信息万无一失。

  (2)运输车辆调度创新

  按照货源信息及辐射半径信息,将配车信息优化。货源信息的当起运地最低辐射半径与之运地的最低辐射半径交叉时,两个运输货源可形成来回重驶运输,减少由于空驶造成的运输车辆及成本的损失。

  (3)运输货源统一管理

  共收到6000多货源信息,分布于鞍钢汽车公司各个运输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后,车辆固定运输线,行驶里程自动填充,周转量、全行程、空驾里程、重驶里程计算准确无误。位调度的运输优化打下了基础。

  四、信息化进程及工作步骤

  在各级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全体参战人员共同努力,各子系统项目最终得已完成,其工作步骤为:

  1、可行性分析

  组织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际调研从鞍钢物流二个维度(采购、生产、销售、仓储)和公、铁、海运入手进行广泛的调研,结合鞍钢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现状,会同钢铁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鞍钢集团信息产业公司等多个部门、单位进行进行论证,证明该项目是可行的,而且常必要的。并向集团公司申请立项,得到批准放行,成立系统开发小组,进入实施阶段。

  2、调研论证、方案制定

  由于各个子系统分布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鞍钢集团汽车公司,钢铁集团铁运输公司等多家单位,物流管理中心作为钢铁物流业务管理的智能业务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建设协调工作,并成立了各个子系统的开发小组广泛深入进行现场调研,听取用户意见,参考国内外运输、计算机、无线电等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鞍钢实际情况提出本系统设计方案,提出各部分实际需求任务书,提出技术方案。

  3、应用管理软件设计

  应用软件设计采用瀑布式与原型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系统设计进行详细的系统调研、分析、流程再造、评审、设计等工作,提出系统调研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研制报告、系统详细设计文档、开发能满足生产运用的原型系统,原型系统投入运行后用户提出改进方案及新增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形成最终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系统。软件系统开发的整体结构采用目前最为成熟的C/S体系架构。系统设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4、系统实施

  为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本系统采用分步实施策略,由于本单位人员紧张,具体实施部分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其他单位进行,ERP组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审查。

  ⑴施工工程中从以下几方面控制成本及产品质量

  首先,防止被二次分包对招标入围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如:软件入围单位要求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经营业绩,没有其经商声誉的记录;具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有效证件;具有完成本项目的能力,中标后不允许分包、转包;重要的是投标单位提供设计过大型铁运输信息系统的证明材料;揭标后签订针对本项目的技术服务书。设备采购部分要求投标单位: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有实施类似规模项目的成功经验,并出具用户证明书;参与本项目方案设计及项目实施的人员资质要求:IBM或HP小型机、CISCO交换机、Oracle数据库每项至少有1名获得技术认证的工程师,并携带相关证明书原件开标时到场;通过ISO9001认证,并提供相关证明;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以上);原生产厂商授权书。

  其次专业技术人员与投标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对投标单位的技术能力摸底。

  第三,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标,排除恶意投标,低价中标。

  ⑵工期控制

  确定中标单位后,工作组与各施工单位共同制定各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项目的范围、功能、人员构成、主要施工人员、施工流程、进度计划、工程质量措施、安全措施、工期措施、工程资料管理、等方面内容,确保项目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⑶工作管理

  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不计报酬,加班加点跟进工程施工管理,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确保了工程的调试、上线、试运行、运行、移交等过渡阶段进展顺利,每个单位工程完成以后,由公司质检部门和质量验收部门严格把关。

  ⑷合同要求指标

  合同要求各项指标合格率100%,优良率没做具体。

  为了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公司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专业管理人员精心组织,严格把关,认真遵守执行工程质量管理条列,对工程实施管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克服了工期紧等一系列的困难。小型机等设备安装完全满足产品对的要求,各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实现优良率80%,满足鞍钢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提出的各项需求。

  五、主要效益分析

  (一)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物流综合信息系统的使用,公司产值、利润等重要经济指标明显上升,2014年物流管理中心共降低物流费用为7亿元/年。

  (二)通过综合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主要成本消耗明显下降

  1、2014年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降低销售物流成本2.8亿元

  通过储运系统于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与产销ERP系统形成了紧密集成,消除了原有管理系统信息孤岛等诸多弊端 实现自动入库、自动配船、PDA数据采集,大大减少人力负担 ,理货时间由原来的三天转变为实时,配船时间由过去的半天转变为现在的1秒,装船时间每3000吨降低28小时,海运效率由原来到上海29天降低到15天,到广州33天降低到19天。同时,优化港口物流海运协议、库存、配船、结算等业务流程 。

  2、2014年为鞍钢股份降低生产物流费用1.5亿元

  (1)厂内减量运输。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GPS系统的使用,进行厂内区域、道行驶范围、行驶线等措施,优化汽运调度管理,保产运输组织实施零配制度,提高了车辆利用效率,厂内公运价下浮3%,压缩厂内台班运量7%,减少1681个。同时了各生产单位严格控制运费预算,2014年通过厂内减量运输节约物流成本1007万元。

  (2)提高直付率,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及时掌握局到达信息,计划的执行,对厂内待卸车信息、设备运行信息等合理分配卸场,实现物料直付卸车单位。

  2014年通过提高直付率节约物流成本410万元。

  3、港口双程陆运。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增加去程增汽运量,减少运费单价造成的成本差异,提高回程单车负荷,实施双程满载运输,减少空驶成本损失。双程满载率达83%,2014年共节约物流成本937万元。

  (三)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绩效,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1、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物流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控制物流信息,以管理和控制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提高物流运作的自动化程度和物流决策的水平,达到合理配置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

  2、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推进本项目实施,促使公司物流管理工作实现全方位提升,使公司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效益明显增长,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提高物流协同管理能力及物流管理纠错能力

  1、物流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物流管理信息化彻底改善物流管理工作费时费力的状况,大大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

  2、通过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物流计划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实际,并具有前瞻性。物流组织职能也将大大优化,更有效率。指挥线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指挥,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指挥,指挥的效果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各部门的协调交流更加快捷、直接、通畅。控制职能将进一步发挥作用,特别是事前控制将发挥更大作用,各种误差事故将及时得到反馈和纠正。

  六、主要体会、经验与教训

  1、作为大型实时性强的物流综合应用系统成功设计,必须贯彻系统规划、统筹兼顾、强本简末、量力而行、重点突破、流程再造、科学选比、整体推进、早见成效的原则。实施中不但领导对系统开发工作的绝对支持,团队还必须遵循科学整合、深入实际、打破常规、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划小单元、分兵拓展、交叉作业的方略。

  2、通过鞍钢股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运输组织实现了优化资源、系统整合、集中一贯、精干高效的管理。同时也解决了鞍钢运输业务如何向满足核心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转变,解决了鞍钢产成品输出、海运业务、公业务、铁业务信息技术体系如何向大物流信息技术体系转变,为鞍钢大物流体系整合一体化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为物流管理的集成,信息化、多功能、战略合作以信息和数据逐渐取代原始运输工具,成就占据高端价值的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可能的平台,同时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3、通过团队的携手并肩努力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规范了操作标准,使物流配送业务更准确失误率低,收付款更清晰,有效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度。然而我们还有一些任务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 做到更优的实时物流系统(RTL)。实时物流系统是新经济变革的当代物流,实时物流不仅关注物流系统成本,更关注整体商务系统的反应速度与价值;不仅是简单地追产、采购、营销系统中的物流管理与执行的协同与一体化运作,更强调的是与企业商务系统的融合,形成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商务大系统中的物流反应与执行速度,使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真正实现企业追求“实时”的理想目标。

  七、下一步改进方案、设想以及对物流信息化的

  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行业,都在抓紧建设其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期望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零散的物流资源,进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鞍钢物流管理中心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步骤并已经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储运管理系统、港口物流系统、鞍钢公运输系统、铁运公司ERP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鞍钢股份计量系统、化检验系统已与鞍钢股份物流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互通。在下一步信息系统的优化建设过程中,从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操作系统软件等入手,早日建立操作系统的标准化,为跨区域、跨运输类型的数据共享打好基础;在建立标准化的基础上,支持建立整个行业的大型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建立数据库,对接与共享数据,为与设备终端及硬件接口做准备。

  (王延明 胡守良 张春雨 侯海云 陶文超 杜延辉 刘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