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中国经济体制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19-10-21 3:13: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推进转变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稳步推进电价,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

  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

  2、深化社会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

  3、深化行政体制,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加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方案。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

  4、深化农村,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补偿机制。农村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作出了战略部署。经济体制是全面深化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

  我们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扎实有力地做好各项工作,发挥经济体制牵引作用,协同推进其他领域,形成强大的合力。

  1、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除提出了我国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和对外的基本思想外,主要是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79年12月26日,同志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一原则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流通不做计划,而是通过市场来调节,这对于高度集中的以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言,无疑是一次突破和进步。

  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第二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随着在农村的突破和初步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而的实践,使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已突破了“为辅”的框框。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了发展的具体实际后,做出了《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新阶段。

  《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突破。

  3、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1992年春,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这个精辟的论断,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与市场看做是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

  接着,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它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的总体蓝图。因此,它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它使我国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1993年3月,全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国修正案》中明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标志着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

  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两个毫不”,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化绝不是要把国有资本私有化,也不是要削弱国有经济,而是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充分国有经济的潜力和活力,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营造公平竞争。“两个毫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属羊的今年多大主体活力。鼓励和企业家,降低制度性成本,激发企业创造力。

  深化商事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放宽服务业准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指导,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优化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宏观。

  同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促进消费业态创新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以市场需求引导投资向能创造最优产出的领域流动。

  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统筹调配财政资金,科学配置各级财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通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不断深化金融体制,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1、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除提出了我国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和对外的基本思想外,主要是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79年12月26日,同志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一原则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流通不做计划,而是通过市场来调节,这对于高度集中的以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言,无疑是一次突破和进步。

  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第二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随着在农村的突破和初步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而的实践,使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已突破了“为辅”的框框。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了发展的具体实际后,做出了《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新阶段。《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突破。

  3、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1992年春,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这个精辟的论断,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与市场看做是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

  接着,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它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的总体蓝图。因此,它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它使我国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993年3月,全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国修正案》中明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五大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十七大提出了制度层面的要求,提出了“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实践的不断拓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和市场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定位越来越科学。

  与此同时,还需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在一些地方存在地方主义、部门主义现象,市场规则还不够统一;在一些地方、部门存在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等等。

  这就要求突出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着力通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解决这些问题。

  在资源配置中,到底是起决定性作用,还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处理好和市场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这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由市场而不是决定资源配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仍然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条客观规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定位由“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职能的转变。

  这样的定位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消极现象的重要举措。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强调的起决定性作用并不等于起全部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都要始终注重发挥的优越性,始终注重更好发挥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都要始终注重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权。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采纳数:4267获赞数:135442给你不知道的历史..向TA提问展开全部一、中国经济体制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在客观的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历史性课题道的。通过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中国在铸就自身辉煌的同时,也开辟了人类社会新的发展径。

  中国经济体制始于1978年,历经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其主要成就有:

  第一,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有资本在关系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营业总收入、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目前,1/3的P和4/5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

  第二,国有企业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50%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逐渐形成,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独家垄断局面基本打破,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一批历史遗留的困难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确立。

  第三,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体制已经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96.5%和87.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四,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法律手段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社会;通过直接举办、特许经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品和服务,为社会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第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到2005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74亿人、1.07亿人、1.37亿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全年共有2233万城镇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六,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在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经济调节和监管方面的立法,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由200多部法律、300多个行规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七,对外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格局已经形成。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内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进出口经营格局;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机制;大幅度减少外商投资的地域和行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内外贸一体化稳步推进,国有内外贸企业改制、改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积极进展;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并与 WTO规则相适应的涉外政策法规体系。

  第一,不断创新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每一次重要实践行动,都以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为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实践。

  第二,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始终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来检验的总体战略与具体方针的成败得失,并根据这种标准不断对措施与政策进行调整。

  第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始终人民群众利益。过程中一系列措施的推出,都是以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始终把人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措施选择与调整的基准与标尺。

  第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实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既使保持了必要的力度、速度和连续性,又使逐步适应社会承受能力,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的发生。

  第五,试点先行,在不断推动突破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具有探索性,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行业、企业进行相关试验,有利于防止出现大的曲折和失误。试点是把引起的负效应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的有效办法。

  第六,把握社会经济和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措施。推出时,特别重视的社会经济或条件。在较好时,抓紧出台一些重要的措施。当发生变化时,则对已出台的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第七,积极扬弃,科学对待原体制基础,着力增进新体制的优势。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吸取传统体制中一些有价值的做法,以增进新体制的优势。同时,还十分注重把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与优良的民族文化、习惯和有机结合起来。

  第八,寓管理于市场调节,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有效地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体现竞争原则,又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优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第九,科学吸收和利用世界资源条件和先进文明,把对内与对外有机结合起来。对外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活动同世界市场及高效率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作规则的对接,也使建设中的新体制有效地摆脱了旧体制落后、封闭的特性而容纳了世界一些先进管理体制的优点。反过来,中逐渐采取的新政策、新制度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地促进了对外的发展。

  第十,边边规范,通过经济立法,推进措施的制建设。在探索中,注意把一些经过实践证明收效良好、比较成熟的措施,尽可能及时以规范的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防止良好的措施变形,为新的措施的推出、新体制的进一步发育提供的基础。有些重要措施的推行,一开始就以法规的形式来颁布。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的目标并没有最终实现。面向未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从总体上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处于攻坚阶段。这一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都大大增强。

  从内容看,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不仅如此,很多问题的解决,包括经济体制本身的深化,已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连在一起,真正成为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动力看,一方面,在初期,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十分高昂,社会的动力与的牵引力紧密结合,带动快速推进。然而,随着不断深化,由于的渐进性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不规范行为等,人们对的分享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热情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伴随着的深化,作为组织者、推动者的部门,自身也成了的主要对象。自己改自己,甚至是大幅度放弃自身拥有的和利益,毕竟不是容易之事,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从方式看,初期,由于时间和地域推进上的差别,探索的空间和政策应用的空间都比较大,可以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赋予地区在整体或某些方面的探索来推进,的主导性很强。随着领域的广泛化和探索权的普遍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由给予优惠政策进行的空间非常有限,通过主导的能力也受到挑战。

  从要求看,人们对效应的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的目的性日趋清晰和强烈。到了现阶段,已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破”于“立”,其建设性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要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发展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一是推进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职责范围,加强各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机构。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决策机制。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系,发展创业投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四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

  第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一是健全全国统一市场。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完善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清理整顿乱收费,加强价格监管。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制度。

  第六,全面深化农村。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积极稳妥进行乡镇机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土地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第七,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力度。一是深化就业体制。继续改善就业,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就业垄断,保障全体社会公平就业的。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控制失业规模。二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三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分配过程和机会公平。要抓紧建立规范的制度,严格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

  第八,深化社会事业体制。一是深化科技体制。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推动公益性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架构。二是加大教育体制力度。以建立和完善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提高、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为重点,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完善中央和省级人民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善管理方式。三是加快文化体制。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企业化转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建设,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文化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分类医院体制,强化公益性医疗服务主体,推进公立医院产权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促进社会资金和各类医疗资源举办各种性质的医疗机构;深化药品流通体制,逐步实现医药分开,进一步控制药品价格;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第一,要注重效果,立足于“务实”推动进程。触及的领域与环节越,就越要求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取得实效上。而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更加注重务实地推进。下一步推进,要更加注重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提出了思和方案的同时,要明确的责任主体、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并加强督促和检查评估。二是在提出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提出具体、实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三是在提出具体的措施的同时,要提出或建立确保措施落实的条件与制度。

  第二,要有效疏导,立足于“协调”加大力度。越是向深层挺进,越要求有强有力的动力。基于当前的形势,增进动力,加速进程,主要应围绕利益关系进行体制协调和政策疏导。当前的着力点,一是抓紧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工作,克服在土地转让、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和发展带来的,特别是拥有分享的平等和公平机会。二是通过明确有力的制约规则和务实有效的协调机制推动各个方面,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和的立场上,积极谋划与扎实推进各项。三是采取有效的措施,着眼于增量、着眼于结构来调整改善利益关系格局,化阻力为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三,要合理兼顾,立足于“多赢”实现突破。适当照顾现有利益基础,因势利导地推出一些关键性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地达到深化的目的,而且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成本与风险,防止因做法过激带来社会震动。进入攻坚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身份等的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调整利益关系所产生的反应更加强烈,需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利益基础,需要立足于“多赢”来调整和利益关系,从而实现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经济体制